阅读历史 |

第550章 仇粟粟落崖(2 / 2)

加入书签

虽然是个女老师,而且要走山路下乡,但是,不但仇粟粟对自己很有信心,就连学校,对于女老师下乡这件事也是司空见惯的——仇粟粟去的是客户人的村寨,她又是岭南闻名的客女,闽西、闽南、岭南乃至南洋一带,客女以其独特的习俗,是非常有名的:客女不但不缠足,而且也不束胸,普遍高大健壮,是干活的好手,而且一个个吃苦耐劳,由于本地的田土贫瘠,为了养家,男人成亲后不久,不是外出经商做货郎,就是去做工,长年累月的不在家,只是寄钱回来,家里家外的事情一把抓,又能下地干活,又能纺织绣花,一个客女撑起一个家庭,在闽西是非常常见的事情。

但凡是能干粗活的人,必定都是有一把子力气的,仇粟粟便是一个典型的健壮客女,否则她也做不了泥瓦匠,这样的客女,走山路还算是事吗?而且,理所当然的,仇粟粟去的村寨,也多是女性农户为主,女老师下乡是恰好的事儿,倘若都是男老师去,那反而还会激起乡民耆老的忧虑呢。

就这样,仇粟粟上半个月在某家土楼,下半个月在某家土楼,很快便如鱼得水地当起了扫盲班老师(一整月都在乡下加政审分效率高),她算是很喜欢自己的工作的,虽然闽西一带,相比云县在物质上要清苦得多,而且风气要保守太多,但是也可以轻易看得出来,买地给闽西带来的改变——虽然分家立户,这方面的工作进展得十分迟缓,但和仇粟粟离家讨生活时相比,百姓的生活也有了不小的提升。

首先,男村民们有许多都回来了,因为本地的作物产量有了提升——闽西地贫,种稻米,所得的还不够一家人吃的,所以从前男人必须外出找饭辙,可现在,闽西大量种起红薯来了,似乎是因为六姐认为这个地方适宜种红薯的缘故,一开始就大规模地铺开。

红薯倒也的确真的适应闽西的气候,于是汀州府这里,吃饱饭很快就不是问题了,甚至因为粮食上的富裕,就连牲畜都比平时要养得多,日子可不就眼见得好过起来了?

就算男人还是要做工,但也可以在附近的州县做工,随时回家探望。甚至于,很多胆大如仇粟粟的客女,也抓住了买地鼓励女子出门做工的机会,勇敢地进城闯荡去了。并且因此——发家致富不敢说,因此在城里过上了殷实日子的,也为数不少呢。

甚至就连土楼的松动,也都是生活水平上升的证据——土楼这样的建筑,如果真的有那么好,怎么不全天下都住土楼?实际上自然是不如一家一户单独一个小院的,但闽西这里,自古以来就是穷凶极恶的地方,地势险峻,人烟稀少,可以这么说,在买活军进来之前,‘客无好客’,来的不是自己人就是盗匪,或者是来寻衅滋事的土著——福佬、潮汕人。往往是敌人多而朋友少,不偏不倚的商旅,一年也难见到几次。

这样的地方,单独分户居住那就是给盗匪送菜,只有以家族为核心,团结在一起,把住所和碉堡进行统一,建起坚固的土楼,一旦遇敌,老弱病残才能放心躲藏,让壮年族人出去抵御作战。为了这个目的,便只能忍受采光的缺陷,还有生活上的不便了。

直到现在,买活军进来之后,粮食产量一提升,立竿见影来历可疑的‘盗匪’,就要少得多了——这也没什么不可说的,仇粟粟也是客女,遇到荒年,她家中的大人也会乘夜神秘外出,带回来一些新鲜的粮食……现在长大了回头想想,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不去抢就只能坐等着阖家饿死的时候,很多人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而每逢冬日,寨子里的客户男子,都会和其余寨子里的男丁一起,联合起来,穿上盔甲,南下广府道去‘做买卖’,现在想想,这哪里是做买卖?其实就是去抢掠盐粮!

当然了,除了这种忙时耕作,穷时客串一把盗匪的某家寨之外,真有一些盘踞山林,不事生产的匪寨,也被买活军逐一捣毁了,在仇粟粟这里主持扫荡工作的,是个叫胡三红的女将军,她的风采可真是教人难忘,仇粟粟到现在都还记得,她从河里洗衣服回来,一眼就看到胡将军带着一队人下山,红缨枪尖挑了一个匪徒死不瞑目面容狰狞的人头……

有了这样坚决的扫荡,这样丰厚的收成,和这样繁多的工作机会,汀州府的治安,这几年来已有了极大的好转,于是大着胆子分户别居的农户,也逐渐地增多了,这当然是件好事——不过,也有人感到有些不称心,那便是家寨中的耆老们,虽然他们在组织农事上,非常积极地向着买地靠拢,但是其余的改变,难免削薄了他们的权威。而客女进城做活的事情,对于有些耆老来说,也是很不好接受的,对于离家的客女,有些极端的家寨,甚至不许他们再回来呢。

不过,仇粟粟虽然是个‘不规矩’的离家客女,但是,她在自己工作的西湖寨、黄金寨,还是很受到欢迎的。因为下乡之前,他们这些乡村教师都统一受过培训,绝不会牵扯到这种争议话题之中,更不会鼓动女子离寨进城做工。其中道理,仇粟粟也很明白——外来人口说三道四,有什么好果子吃?要知道大多数时候,教师都是唯一一个在村中长期起居的外人,是没有什么帮手的。倘若对什么吃人的规矩看着不悦,那也要先想想,这规矩连他们自家人都吃,要吃了你一个外人,是不是更容易些?

谨守着这份警醒,她虽然自己走南闯北,最远都去了之江道,绝对不算是一个安分的女娘了,但在两个寨子,倒还算是如鱼得水,没有在这上头惹来寨中耆老的不悦,仇粟粟确实不是栽在‘鼓励女子外出务工’这件事上,她被人推下山崖的原因,其实连她自己都有点迷糊。

“仇姑娘,你看着好些了。”

吃过简单的早饭,情报局的王主任又来看望她了,他是个笑口常开的人,几句寒暄,便让仇粟粟的情绪有了一点提升,也让她对于那段记忆本能的回避情绪,稍微平复了一点。

顺着王主任的问话,“我们再从头开始,把那天发生的事情都再讲一遍吧”,仇粟粟点了点头,开始了又一次回忆。

“事情要说起来的话,可能是从我被推下山半个月以前开始的,那天我去上课的时候,遇到了两张生面孔,说是外地回来走亲戚的妇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