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5章 郑地虎自发学习(2 / 2)

加入书签

这样大集体式的开荒,是十八芝从来没有见识过的,当然他们也会有很多的猜疑,譬如说这样会不会有人偷懒,反而不如大家各管各来得尽心。不过鸡笼岛这里,一年可以三熟,这里开荒,那里就肥田种豆,一些低洼水田,便种上水稻,三个月下来,这边还在开荒,那边已经收成,又有人来专管收成,按照之前撒种的顺序,这里有条不紊的收割、脱粒、翻晒……

精细统治,居然连农事也可以精细的吗?这是十八芝的海盗们想不到的,就连郑地虎也没想到,买活军会在鸡笼岛实行这样的策略,而效果却还如此显著——不管是不是高产种,产量总是让人惊喜的,一块地从林地变成新田,再到有了收成,不过是四个多月的光景,大豆就已经收成了,一亩地小二百斤,按大豆来说实在不算是低的。

而且,第二季立刻就可以下种,种了一季的大豆,田已经肥了不少,这一回来种地的又是另一拨农户了,买活军到现在才开始分田,而这些来种田的农户,是要给买活军交租子的。

之前开荒的那些,固然做事是辛苦,但每日里他们足额拿工钱不说,第一季的收成买活军分文不取,全都是按官价收购了,个人分钱。算下来一个月按活计轻重来分,活计最重的能拿到近三千元。

官府的开支大吗?是大的,但这些钱拿到手中,汉子们都拿来做什么呢?不也是要吃要穿,也要存在手里准备买房?这批开荒队中大多数人最后也是要在岛上安家,只有条件最好的,或许能被选到军中去。

他们这样玩命干玩命吃,辛苦上一年半载,便足以攒下一笔大钱,买牛、买房、买骡、买车这几样最基本的需求,总是至少可以满足个几项,若是觉得钱挣够了,可以随时挑选城镇安家,保证能分到上等的地,不论在哪里,都是殷实富户,这个条件要娶妻也比别的农户容易得多。

若是还愿意干,那就继续干,鸡笼岛算什么?将来买活军是要去吕宋、去安南的,那里的土地更为富庶,产量更高,甚至于到那时候,有了经验的他们也能做开荒队长了——有体力,能干活,知道这些农活的诀窍,算学又好,懂得统筹规划的队长,在开荒时,一个月六千块或许都不是问题,而且,队长便算是买活军的吏目了,种田若能种出个官身来,那还有什么好求的呢?

大半年的时间,新泉县周围已是良田千顷,城镇中心也来了一帮人盖房子,说是新榕县的砖厂已经开起来了——那个地方有许多粘土,经过勘测,是适合烧砖、造蜂窝煤的,于是郑天龙、郑地虎几兄弟,就这样目瞪口呆地看着买活军在一年内拉起了十几个县府的盘子,从本土搬迁来了几十万人,从福建道内招募百姓,走着水泥路来鹭岛坐摆渡船,这摆渡船几万年也没这么繁忙过,永远都在对开,就没个停。

一路上便教导他们学拼音,学算学,学买活军的规矩,到了地头,分队、开荒、分田,还有开矿建厂,银钱水一样地花进去,但后果却是极为喜人的——今年这一熟过后,买活军便不必再运粮食过来了,预期鸡笼岛能达到粮食自给,甚至还有余量往别处销售。

而官府的支出,虽然从数字来说也能吓百姓们一跳,但和十八芝原本的预估比,却不知是节省了多少,从结果来说,买活军大约只付出了数百万吨的粮食和一些工具,便开发出了这样一座粮食产量稳定,且没有任何地缘压力的粮仓,他们从第二季稻谷开始,甚至就已经有粮税收入,来填补前期的投入了。

如果说天舟降世,是一种突破了眼界的震撼,那么郑地虎亲眼见证的鸡笼岛开发,便是另一种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迷惑了,他完全不晓得为何动员了这么大的人力,完成了这么多事情,但却只花了如此之少的代价——甚至连银两都没有动用,全靠买活军自己印发的钞票来流通,而又为什么没有人在这样拉大队式的开发中偷懒,百姓们为何能做到如此聪明听话……

这样的迷惑,促使着郑地虎再一次主动拿起了《政治与社会》,并且向陆大红提出了私人的请求:买活军把郑天龙手里的仙人手机收回去了,从那以后,十八芝就非常热衷编造借口,向买活军讨要仙人手机,尽管陆大红告诉过他们很多次,主要是充电有问题,但他们还是乐此不疲。

不过郑地虎现在不想要手机了,他想要一本能解释鸡笼岛现象的教材,又或者是一个能说明白其中道理的老师——如果这些都办不到的话,那么给他一支能远洋航行的船队也可以,郑地虎本人不挑的。

船队当然是没有的,买活军现在很缺船,更不可能把宝贵的船只派去进行这种冒险,短期内,船队的开拓目标顶多是按照买活军的大罗天星盘来绘画华夏近海远海的洋流风向图,和谢六姐手里的资料进行验证对应,更多情况下他们还是要运输,运人、运货,运各式各样的战略物资。

不过,买活军一向是鼓励治下的活死人学习的,于是郑地虎便得到了他想要的教师,一个叫做于康健的老师,因为《政治与社会》学得很好,业务也很出众,便被派到了鸡笼岛来,统筹岛内的学校建设,顺便抽空做郑地虎的政治老师,为他讲解鸡笼岛现象背后的道理。

“如果完全按书中的道理来的话,那么,买活军境内现在的确没有官府。”

于老师便这样回答郑地虎,“也没有百姓——大王说得对,现在我们都不算是平民,当然也不是贵族,法理上来说,我们都是六姐的奴隶,都是她的活死人。”

郑地虎便顿时纳闷了,“为何呢?——我倒不是说六姐为何要奴役我们。”因为这一点的逻辑在郑地虎看来是没有疑问的,谢六姐既然有这样的身份,收一些奴隶有什么大不了的呢?再说,谢六姐当然是全天下最好的奴隶主啦。

他只是不解,既然谢六姐给活死人们安排了奴隶的身份,为何又要让他们学习《政治与社会》,告诉所有人,奴隶社会是比封建社会还要落后的一种社会形式,这不是鼓励大家来推翻她的统治吗?

他便把自己的疑问表达了出来,“难道这里也藏着什么我不明白的道理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