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9(2 / 2)

加入书签

  “你呀,生的有福气,生下来家里日子还过得下去,有一个能干的妈,还赶上了新国家。”老奶奶唠叨着,“等这仗打完了,你爸爸回来,日子就安稳了。”

  玩到半夜,小孩子们大约都困了,开始打哈欠,福妞就靠在田大花腿上打盹了。

  搁在以前,奶奶大约会先叫小孩子去睡,大人继续守岁。然而今年姜茂松人在战场,老奶奶对守夜就格外重视,大年夜守岁,守一个平安,奶奶就没叫小孩们去睡觉,也没硬叫醒他们,却笑微微地叫田大花拎了小铁锅来炒玉米和豆子。

  几个小孩就又来了精神,安亮和小石头主动请缨,拿着锅铲翻炒锅里的玉米粒,安亮边炒边说:“我炒过花生和豆子,都不知道玉米粒也是能炒了吃的。”

  “能吃,炒熟了很香的,就是硬,你们小孩牙口好才能吃。”奶奶慈祥地笑着,她肯定是吃不动这东西了,咯牙,咯牙还得有牙给咯,老奶奶都没有牙给咯了,她过完年七十四的高寿,牙都已经快掉光了。

  “其实不光玉米,小麦粒儿炒了也能吃,挺香的。”刘嫂子也加入了讨论吃的队伍。

  她一说,小孩们就叽叽喳喳讨论起来,麦收季节鲜麦子是可以烧着吃、炒着吃的,还挺好吃,收麦子的时候蹲在田头烧麦穗,那简直是美味呀,原来晒干了的麦粒也能炒了吃?小石头就赶紧央求妈妈,问能不能拿麦粒来炒。

  “能啊,去你小叔屋里拿,拿完了记得把袋子扎好。”

  小石头和安亮就咕咚咕咚跑出去,穿过院子去倒座房的茂林屋里,很快端着半碗小麦回来。等锅里玉米粒炒熟了,就心急地赶紧把小麦倒进去炒。

  田大花捏了几粒炒熟的玉米放进嘴里,这东西……果然要好牙口才能吃啊,吃起来哪里是咯牙,简直要崩牙,最地道纯粹的粮食香。

  老奶奶才是哄小孩的高手,几个小孩一晚上忙着炒玉米、炒小麦,又唱了一会儿歌,居然又不困了,精神抖擞地一直跟着大人守到后半夜,黎明时候就更不困了,四个小孩都跑出去放炮仗。

  “新年到喽,都长了一岁。”老奶奶也没拿拐杖,挪着小脚,扶了一把门框,一步步走到院子里,看着东方露出的一抹红晕,双手合十对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拜了一拜,嘴里念叨着:“新年到了,平平安安,都平平安安的。”

  也许在这个家里,老奶奶才是最牵挂姜茂松的人,毕竟,老奶奶已经七十四了,经历了大孙子生死不明又失而复得,然后又送他奔赴战场。

  这也是田大花佩服老人家的一点,老奶奶就算牵肠挂肚,她也照样一脸慈祥的笑容,把每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