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1(2 / 2)

加入书签

  为了安抚康宁长公主的怒气, 太后还派了自己身边的得力嬷嬷到公主府去管教玉鸾公主的言行。

  一时之间康宁长公主风头无二,仿佛又回到了几十年前, 还在碧玉年华的康宁公主偷溜出宫, 将一个犯了贪污案子的京官吊在衙门口前示众的时候。

  就连舆论也同当年一样,即有人说康宁长公主这是为民除害, 玉鸾公主一向张扬, 身为女子,喜好美色一事竟传地人尽皆知, 是该好好管教一番了;也有人说康宁长公主的跋扈程度较之玉鸾公主并没有什么不同,太后健在,她便敢仗着自己是圣上的姑母对圣上和公主横加指责, 是大不敬。

  还有传言说,康宁长公主之所以突然间对玉鸾公主发难,为的并不是玉鸾公主对自己不敬,而是因为玉鸾公主看上了二皇子身边的一个伴读。那伴读是颜家五爷的亲外甥,同颜五爷长得有七八分相像。

  其中旖旎之处,自勿需人言。

  既然是颜五爷的亲外甥,那么便也是颜老夫人的亲外孙了,如此一来, 康宁长公主的这一发难,多半又是为了颜家。

  却不知玉鸾公主活了小半辈子,受此大气之后,会拿谁家出气?

  消息传到了老夫人的耳中,她却是什么话都没有说,只是长叹了一声。派人去永安侯府送了个信,让颜雯不必担心此事,好好在府中养胎。

  老夫人心中并不轻松。

  玉鸾公主被罚,其间不乏圣上的顺水推舟,可最后传出来的名头却全让康宁长公主和她们颜家背了锅。玉鸾公主既不敢拿圣上出气,也不敢拿康宁长公主出气,那么兜兜转转地算下来,就又只剩下她颜家了。

  等那位公主解了禁,只怕还要再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她手上有康宁长公主写给她的亲笔信,上面写了圣上已应允会在玉鸾公主解禁之前,为她寻一门合适的亲事将她嫁了。

  可此事是玉鸾公主嫁了就能结束的事么?

  老夫人所虑之事,颜菀却是不得而知的。她只听说了玉鸾公主被禁足之事,心下也是松了一口气,既然康宁长公主出了手,那贺钰谨和玉鸾公主的这门亲事便是彻底告吹了,那她姑母也就不会惦记着将她和贺钰谨凑成一对了。

  倒是她“不能嫁人”这件事,仿佛就跟做了一场梦一样,无论是她还是安氏,都默默地将此事藏在了心里,谁都没有再提。

  这着实让她安安稳稳地过了段安生日子,只在她十四岁生辰那天,大家正聚在一起吃寿面时,安氏一时悲从中来,抑制不住地落了几滴泪。

  过了十四岁生辰,颜菀便逃不过议亲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