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56(1 / 2)

加入书签

,关于晏褚的新闻,就没有离开过民众的视线,到最后,只要没和社会脱轨的,都知道了这么一桩案子,包括很多法学专业,都将这个案子当做案例,在课堂上被提及。

  当初网络上有多少人误会晏褚,现如今就有多少人心里愧疚,尤其是真相出来以后,察觉到自己被符带娣等人欺骗的网友,恨不得分分钟让他们原地爆炸。

  他们期待了那么久的审判,就是想看那些人的结局,结果倒好,那么轻飘飘的处罚就算过去了,有些甚至还比不上那些因为网络诽谤的判刑呢。

  要知道,数千桩网络诽谤案因为被告职业水军的身份,牵涉到了其他案件,量刑最高的,达到了这类刑罚规定的量刑极限,被判了足足三年呢。

  期待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原本在他们看来,符带娣等人应该受到更严厉的惩罚,这样才能警示那些和他们有同样想法的人。

  而现在的结果,显然没有达到所有人的预期。

  然而法律就是那么规定的,想要改变一个国家的立法规则,绝对不是舆论那么简单的事。

  *****

  这个案子结束了,但是他带来的影响力却远不止于此。

  晏褚为了这桩案子前前后后投入了近两千万,只是因为他炒股有道,现在的身家远不止于此,他拿出了自己名下的一千万,用来援助那些同样因为做好事被诬告,却无力反驳的好人,同样的,这笔钱也用来资助那些承受着校园暴力,网络暴力侵害的普通人,只要他们愿意,随时能够得到援助,捍卫自己的权利。

  虽然法律并不一定能够给你最好的保障,不能让坏人得到他们该有的惩罚,但至少这是一个态度,晏褚想要告诉所有人,做好事是正确的,被侵害,同样应该勇于反抗。

  或许现在的法律并不健全,司法的完善也需要一个漫长的周期,可谁又知道,他们现在的努力,会不会加速这个进程呢。

  起先没有人敢站出来,直到有一个小女孩,抱着她父亲的遗照出现在了晏褚设立的慈善基金会。

  她是一个人偷偷过来的,她的父亲因为做善事被他帮助的老人讹诈,因为不堪老人亲属的骚扰,同样也不愿意拖累家人,带着无尽的委屈,跳河自尽了。

  而那些逼死她父亲的人,却没有丝毫愧疚之心,依旧逼迫他们这些依旧活着的人,讨要巨额的赔偿。

  女孩不相信自己的父亲会是那些打砸他们家的恶人嘴里那样敢做不敢当的小人,她不希望她爸爸死的不清不白,即便只有一点点的希望,她依旧逃课悄悄过来了。

  这个案子是基金会受理的第一件案子,因为时间久远,取证十分艰难,但是结果还是好的,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当初目击了事实的游客,对方并不知道之后发生的事,只当这是旅行途中的插曲,为自己当初的不谨慎害死了一条人命而懊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