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华娱1997 第792节(2 / 2)

加入书签

原本几块钱一斤的橙子、苹果,包个彩纸,装个纸盒,摇身一变,每个直接卖5~20

元。

棒棒堂倒是原价,但架不住买的多啊,随随便便20根起步,进阶的可能还要送巧克力,那价格就得飞起。

就这个营销套路,不知道坑了多少90后学生,等他们长大了,好不容易无所谓什么棒棒糖、平安果,还得特么买秋天第一杯奶茶、买十根烤肠、各种稀奇古怪的日子发红包。

回回都上当,当当不一样!

什么东西只要形成流行风气,这事就止不住了你哪怕明知道是坑,可能也会忍不住被裹挟其中。

而《失恋33天》这部电影,也是走爆点营销的路子。

这部电影的拍摄成本2000万不到,最大的支出就是女主大蜜蜜和男主孙坚以及男二大老王张嘉译的片酬,加起来不到500万。

此外还有几个明星客串,基本上都是繁星或者是相熟艺人顶上。

大蜜蜜拉来了赵小刀、乔振宇、糖嫣和现在爆红的吴奇龙和刘施施,孙坚也请动了西宫党的陈尧、毛晓彤等。

原版电影有个魔咒,就是参演电影的多位主演都麻烦缠身,如今换了一套阵容,不敢说手拿把掐,起码能尽可能的避免。

不客气的说,要是这帮人再栽了,85花和繁星系都将受到重创………

电影制作成本不高,但并不代表繁星不重视这部电影,相反,公司砸了2000万的宣发成本,专门推广营销这部电影。

而之所以繁星这么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以小博大,让繁星打算拿大蜜蜜再赌一把。

反正成本累积也就4000万,只要票房能过1.2亿,至少不亏本。

考虑到刘天仙的成功,以及大蜜蜜的人气,繁星内部还是有信心,基数在此,哪怕是亏也亏不到哪去。

繁星内部对这部电影,专门做了一系列的营销计划。

电影主打难得的6.11世纪光棍节,并以此为卖点,号称是第一部针对光棍节的治愈系电影。

构建了一个重大消费群体,也就是光棍,既然没有女朋友/男朋友,不如来看电影。

除此之外,繁星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法宝,确定定位,精准宣传。

在当年繁星第一部电影《男人恋爱时》,曹轩就提出了七夕营销的概念,把电影目标人群放在了情侣身上,从而获得成功。

后来繁星自己组建宣传、发行团队,也一直在明确、精细、强化相关优势。

每次电影立项,第一件事就是找爆点,然后是确定定位,在一定的宣传预算下,尽可能的投放目标人群,花小钱办大事。

毫不夸张的说,繁星影视这些年的佳绩,宣发团队功劳甚伟,稳稳占据业内第一。

如今华谊的宣发负责人明面上是王中磊,实际负责人就是原繁星的宣传部副经理。

此外,光线的宣发总监,星美的宣发总监,博纳负责媒体的副总裁,湘省台宣发部门主任,以及各大公司的宣发骨干,其中有30%都是从繁星高薪挖出去的。

不仅是宣发团队,这些年繁星内部走的人才真不少,而且离开的后多是担任其他公司的高管或骨干,所以繁星也被业内戏称是娱乐圈的黄埔军校。

但也没办法,繁星内部就卷的厉害,薪资待遇还好说,繁星没怎么亏待人。

但职位和向上通道就不明确了,繁星毕竟只是一家公司,管理职位一个萝卜一个坑,要不就是有功老资历,要不就是能力极强的超级精英。

如果拿不出足够亮眼的表现,是不可能上位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野心之辈,愿意出去闯荡闯荡。

繁星也不拦着,除少部分关键职位或员工之外,也很少和人签什么竞业合同。

所以这些离开的人,很多也都念着老东家的情,有什么合作机会,也习惯性的倾向于老东家。

可以说,繁星放出了一帮人,虽然无形之中给一些竞争对手提升了实力,但也是攒下了一大批人脉和资源。

甚至很多人都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说卧底可能有点过,但也算是亲曹分子。

一个成熟的业内龙头,不仅要以绝对优势领先压制同行,还要在各个方面对同行产生影响,有时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

有些时候,单靠硬实力和公司体量以势压人,人家未必会服,但如果内部有一些不同的声音,可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然,曹轩也不是什么人都放,真正的精英,肯定升职加薪留在自己手里,在公司一定人才流失的情况下,仍然保证繁星部门的战斗力。

而且别人挖,他也挖。

如果别的公司有什么好苗子,繁星也会发出邀请,甚至包含那些离职的繁星员工,如果发现对方成长优越,也会邀请对方二进宫。

作为业内龙头,繁星有着独一无二的平台优势,吸引力可比其他公司强多了。

稳固核心,培养新人,不断吸引外来人才……

靠着这几个关键要素,虽然繁星人来人往,但很多部门仍然是业内第一。

比如宣发部门,之前《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就是主打青春校园纯爱电影,定位是25~30和大学生群体。

这是《失恋33天》,也是立足于年轻人,不过主打都市白领和文青群体。

并且和企鹅微博达成合作,以“失恋”为关键词,与大量网友互动,希望他们分享自己的失恋故事。

虽然有点地图炮的嫌疑,但上述两位群体确实是比较小资感性,也最好这一口,乐于配合电影营销。

同时,宣发团队也没有忘了大杀器——仙蜜大战。

这个噱头之前《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也用过,效果相当不错现在大蜜蜜的电影上映,自然也不能错过,搞不好后来居上,效果更好。

除此之外,还有一波就是音乐推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