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66(1 / 2)

加入书签

到现在的男知青不值,同时也为他想拉无辜的人当垫背的行为感到可耻,有些失望。

  在这之后,不说村里人组成的学习小组,知青这边,陈中华管严了许多。

  他不想临到考试了再出什么意外状况,他想把每一个人都安生地送上考场,希望这些年他护着的几个兄弟姐妹都有能改变命运的机会。

  稍后知青们和村里想考大学的人一同报了名,柳建国忙前忙后给他们跑通了政审环节,没有因为身份问题被刷下去的,大家感激不已。

  小半月的时间很快过去,在滴水成冰的寒冷冬天里,他们揣着改变明天的希望,内心火热地走向了冰冷的考场。

第128章 128

  一九七七年的十二月二十三日, 知青们怀揣着恢复高考后实现理想的愿望,在寒冷的冬日里走进了考场,心中犹如烧着一把火, 热血沸腾。

  江秋月一大早起来穿好保暖的冬衣,和临河村所有的考生一起, 被柳建国亲自驾着驴车送去县里。

  他们的考场是在县里的一所小学,以往斑驳老旧的墙壁如今重新粉刷了白灰,面貌焕然一新。

  平日里鲜有问津令人避之不及的地方, 如今聚集了一大票人,热闹非凡。

  在距离小学大门几百米外,还有公安民警拉上了警戒线,除了考生,其余闲杂人等均不让入内。

  对于十年浩劫之后的第一次高考,上头为了选拔人才, 对这次很是重视, 要求严格, 不容许出现差错。

  当冬日里清晨的日头升起, 暖和微冷的阳光刚好能照进教室的时候,江秋月与刘爱英几人分散开, 随着一群考生挤进了考场。

  首先遇到的是两位监考老师, 他们守在考场门口检验准考证。

  这张证明来之不易, 报名参加考试的人需要经过几重审核,家庭成分没问题,身份没问题, 思想品德没问题等等,才能最终拿到手上。

  所以,虽然只是一张纸,没有后世的照片和防伪等确认身份,但是却基本没有人敢冒名顶替考试的。

  一方面是前期核查的严格,几乎不可能顶替人考试,另一方面是能考的都去考了,谁愿意替考给别人做嫁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