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62(2 / 2)

加入书签

  她是想考回京都,顺利回城去的,不能上了大学开了眼界后,还要回来窝在这个小地方吧。

  陈中华和林文清他们两个也没想着转正,都先继续干着临时工的活,他们两个的师傅本就是厂里的工程师级别的人物,如今还压在他们头上呢。

  即使他们想急着转为正式职工,也要看他们的师傅愿不愿意放行。

  好在他们的目光本就不在一个小小的县钢铁厂里面,他们向往着回到大城市,希望能到更广阔的天地去施展抱负。

  如今,即将有一个现成的机会等着他们凭自身实力去抓住。

  像他们这种继续做临时工的不少,也有比较务实的知青,只想抓牢眼前看得到的机会,达到合格标准后转成了正式职工,摇身一变成为吃商品粮的城里人。

  更多的是上头没了师傅,想转正式职工又没那个能力,只能占着临时工的名头混一天是一天。

  有的好运气,在失去价值之前重新找到师傅保住位置,有的在没什么用处之后就被钢铁厂辞退了,只能回村里继续参加农村建设。

  江秋月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把老教授留下的摊子收收尾,在七月底离开了钢铁厂,回到临河村继续当她的知青。

  从有工作的半个城里人回退到当知青的农民身份,落在旁人眼里那是越活越倒回去了,难免有人说闲话,说江秋月是被钢铁厂撵回来的,定是在厂里的活没干好。

  江秋月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回来就埋头加紧复习了,根本不管外人说什么。

  她提前跟彭敬业说过自己的打算,有他的支持,再加上自己再努力努力,不怕没有后路可走,别人说就让他们说去吧。

  期间,刘爱英基本除了晚上回去睡觉,其他时间都耗在养殖处了,她发现江同志的知识量比知青院所有人都高上许多,完全可以当她的小老师了。

  有这么一位近水楼台的学霸在,有那抓耳挠腮寻思解题路子的时间,还不如请教一下江同志来的快。

  这时候,那个想给刘爱英说媒的婶子会过来串串门,看上去还没放弃撮合的念头。

  刘爱英在恢复高考的消息传开后就跟对方说明了,她要考大学回城去,不会留下结婚的,那婶子不信,以为是姑娘家的推托之词,隔三岔五来劝几句。

  直到八月初,大队的广播里提到恢复考试教学等领导的国策提议,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