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33(1 / 2)

加入书签

强抢到点剩菜剩汤,有的来晚了,根本没啥吃的了。

  明明后厨飘出了香味,但是人家服务员很牛叉的就是不卖,知青们也没办法,只好买点热水垫垫。

  谁让人家是国营饭店呢,就是有资本横。

  陈中华见他们吃完,就问有没有人还想买什么东西的,顺便买了,等下午钢铁厂那边估计还有事,完后大家就要一起坐驴车回去了,没时间再过来一趟。

  众人纷纷摇头,心里都在惦记着考试结果,吃个热饭是想饱肚子添油水,哪还有其他心思逛供销社买东西的。

  来时走的很快,吃饭更快,时间还早,他们就在暖暖的阳光下慢慢走回去,在一点左右的时候到达钢铁厂门口,那里已经有人等候了,或许有些人一直等在寒风中,根本没有离开过。

  江秋月继续躲在背风处等,看着陆陆续续有人回来,最后在场的基本上都是上午参加考试的那些人,第一次刷掉的应该都回去了。

  大概下午两点时,大铁门旁边的小门打开,工作人员点到名的进去,其他人显然被刷掉了。

  江秋月有幸进入下一轮,男知青中那两个小透明和王莲孙红日没过,还有方卫东也没过,临河村的知青相当于一下子刷下去一大半。

  江秋月和刘爱英,陈中华,林文清一起进去,还是被领到那个考试的食堂,空气中多了一股饭菜的香味,应是中午做过饭。

  这次大致剩下了三四十个人,据说要直接跟工厂领导们或工程师面对面回答问题,看人合不合适,相当于面试了。

  随后,食堂大门打开,进来十几个穿戴工服的人,应该是工作人员口中的钢铁厂各部门领导和工程师。

  他们就端坐在前方一排的桌子后,每个人手上都拿了一沓纸,和记录的钢笔。

  江秋月抬头观察时,在那些人之中,看到一个令人十分意外却又理所当然的故人。

  满头黑白相间的乱发,身材枯瘦,气色比之前养好了点,身上穿着的应是钢铁厂统一的棉衣棉鞋,双目湛湛有神,精神头儿仍然很好的样子。

  正是那位之前住在临河村牛棚,知识渊博、通晓多国语言的老教授。

  还记得江秋月和彭敬业第一次约会时,半路在田埂上碰到过他,彭敬业还送上一条鱼以示尊敬。

  自从那次过后,江秋月就没再见过他,本来以为是不出来活动遇不上了,原来是被悄悄安排到这里了吗。

  果然,国家建设离不开人才,是人才总有用武之地。

  江秋月重新看到这位令人尊敬的老教授,见他往她这边扫过一眼,心中一动,有了点猜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