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9(1 / 2)
正热络说着话,八月矮墩墩的一个人,就一噔一噔跑了过来。
找姜彤呢。
往她腿上一扑。
姜彤抱起八月,对张嬷嬷道:“孩儿顽皮,嬷嬷见笑了。”
张嬷嬷连忙摆摆手,一张老脸上全笑起了褶子,嘴上更是不停恭维,“这就是咱们小少爷了吧?老奴这里给小少爷见个礼,小少爷可长的真俊,老奴还从没见过这般玉雪可爱的孩子!”
她不止夸,那表情那语气还特别真诚。
“王爷王妃也惦记着小少爷,嘱咐我好好看看,回去回话呢。”
姜彤还没说话,她怀里的半月天真懵懂地抬着头,看着像嬷嬷,学舌一样道:“回什么话?”
那小模样特别纯真爱极。
嬷嬷愣了几秒,“哟”一声就笑开了。
“小少爷真会说话,小大人似的。”
八月的确是说话早,最重要的是词汇量大,这缘于姜彤从小教得多。
外人第一次见,大多会觉得他特别聪明。家人一起相处久了反而习以为常。
送了节礼来,晚上又见了卢景程,传了王妃的话才算落。在这边歇了一夜,第二日启程回京。
而姜彤也总算赶在中秋前,把要送去京中的礼单给弄了出来,准备好,就派人送过去,走的依旧是水路。
中秋节当天,二人带着人回了万安县贺家,拜了节,住了几日方返。
回了家,姜彤才去看琼花诗社看了榜,得知自己已经升上了中级社员。
毕竟琼花诗社的效率很好,转头,新人诗集都出来了。
书肆老板给姜彤送来了几本。
姜彤翻来来看,果然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诗作。
姜彤还不知道,卢景程正在某处和他的几位同窗正说起这次琼花诗社的新人新诗。
琼花诗社的总部在京城,只会在每年的五月份出老人的诗集。新人的诗集都是在八月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