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3(1 / 2)

加入书签

官之家,并非大富大贵,贺老爷的俸禄也不高,贺家能有现在这个家底,已然是靠贺家几代积攒起来的身家,不然怕也没有能给女儿置办那些陪嫁之物的。

  一般的官吏人家,生活水平大概也只比普通的好上一些。

  姜彤不肯,说一码归一码,既已嫁出去,不好再抠娘家,不然她成什么人了。况日后再让两位嫂嫂知道了,少不得又要闹一场官司,引得家宅不宁就真是她的过错了。

  刘太太拗不过姜彤,只得接了,但她说一个小院子没花那么多银钱,只肯拿两百两,剩下一百两让她放好。

  姜彤想了想,她现在也的确缺钱缺得紧,于是便没有太过矫情,收了起来,心想日后挣了钱补偿给刘太太就是。

  手里没钱就没安全感,姜彤苦笑,越发着急想着赚钱。

  ***

  第二日,姜彤和刘太太一起出门,去看房屋,虽然心中选定了但还是要看一看,不然实际有问题怎么办。

  跑腿的小子领着她们过去,介绍房子掮客已经在门外等着了。

  姜彤和刘太太下了轿,随着掮客的指引进屋。

  那人一边给她们细说具体情况,一边带着他们参观。

  刘太太边听边询问,问这房子各类细节以及这里前任主人的一些情况。

  能说的人家都一一回答了。

  亲自过来看过之后,姜彤更觉合心意,这里完全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

  院子里栽种了一株石榴树一株海棠树,瞧着就喜人。庭院开阔,中间摆着一口太缸,以后可以养几尾锦鲤。抄手走廊处处相连,形成一个方正的院子,正屋子面积适中。

  古时候讲究居移气养移提,可见居住环境的重要性。

  觉得不错,定了下来,刘太太和人洽谈,整治交接好各种手续,付了钱收好房契。

  银货两讫。

  这房子的主人就是姜彤了。

  回去之后,刘太太派人去打扫通理房屋,又一点点添上新的家具,只等收拾妥当,再择日搬进来。

  这边姜彤宅子都买好了,已经打扫清理在通风晾气。

  而燕子巷的卢家,陈桂香还懵然不知。

  她还打着让姜彤自来求饶认错的念头,近来得意得很,完全不把姜彤被娘家人接走当件大事。

  尤其是再被卖豆腐的刘婶子撺掇,更是失了心智一样。

  现今家里一应活计都交给了顺儿,自己最多就在前头卖卖卤菜,还有个阿贵帮忙。

  因手里攥着顺儿的卖身契,所以她一点都不怕,并不像当初防贼一样防着姜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