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1(2 / 2)

加入书签

  谁知道,这领导对着喇叭讲起话来,就是没完没了。

  一直从下午说道快天黑。

  后来领导们也架不住饿了想吃饭,才草草结束的。

  老燕家一家子人欢欢喜喜地带着红花回去,一路上招到了不乡亲们的羡慕。

  田秀平回家更是把这奖状挂在了堂屋里,凡是一进门儿的,都能看得到上头的几个大字儿“产量大王”。

  这也叫第一生产队的其他人家更加羡慕老燕家的那块好地了。

  上回沈家的胡春花就接着来取取经,问问咋能种那么好地的借口,来了一趟老燕家,结果在田秀平那儿碰了一鼻子灰。

  田秀平:你儿子是生产队长,你问我要那块地?找你儿子去!

  要公家地不成,她也不能空手回啊,胡春花又在自己小闺女面前,磨磨唧唧要细粮回去给自己家小孙子吃。

  这搁在老燕家人眼里,就没见过这么臭不要脸的亲戚。

  赵春芳娘家原先倒是穷,可除了结婚那会儿要彩礼,人家娘家没要过一回钱,还常常给送自己家种的白菜大葱。

  沈翠兰也嫌自己娘家妈太不顾及脸面,尤其是让自己在两个嫂子面前丢份儿。她直跟亲妈摆手,不说话。

  胡春花最后也是碰了一鼻子灰,私底下更不乐意自己的小闺女了。

  这老沈家就是个缩影,第一生产队里人人都觉得老燕家是有啥种地的秘方没拿出来,才得了产量大王。

  趁着农闲,挨家挨户又没啥特别忙的事儿,便茶余饭后围坐在一起,闲言碎语地嘟囔起老燕家来。

  田秀平是谁?她会在乎这个?

  这年头,粮食稀缺,吃饱了饭才是硬道理,自己家粮库里粮食富足,我用得着别人对咱们家说三道四的?

  爱眼红就眼红去吧。

  田秀平:再说了,真想有那么多产量,你得先有个福神孙女儿吧。

  虽说田秀平和老燕头儿俩人觉得是因为阿福,才有这么大的收成。可老燕家一年到头,都是勤勤恳恳的劳作,一老本实儿的庄稼人。

  起码是比第一生产队里很多户人家勤快得多。

  别人家都是下了大雨、遇上大日头就躲懒休一天半天,跟沈铁民请假。

  可甭管多严重,老燕家田里可是劳作期都不断人儿。

  人家有比别人家出色的收成,也是情理之中。

  荣誉粮食一手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