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9(1 / 2)

加入书签

影人更多考虑的是电影的商业效果,而非文化影响。

  然而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最为惊人,文化入侵更是后世不断被人提及的问题。

  现在,一个《香港杂刊》想要进入内地,当然可以,但前提是每一次都需要审核,绝不允许有一星半点涉及到分裂国家民族的东西。

  让内地通过这种方式了解香港电影,不失为以后的事业做出的一种很好的铺垫。所以上面点头同意了,所以陈敏娇他们成为了这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只是这螃蟹得小心吃,陈敏娇当然心里有数,有她在,有元何青主管着,《电影杂刊》就绝不会有走向歪路的一天。

  这是他们给予港澳事务办事所的诺言。

  尽管如此,但陈敏娇和元何青还是在内陆跑了好些日子。内地就是这点麻烦,办一些事,总是要度过好些个弯弯绕绕,解决许多流程,折腾来折腾去,才能够搞定获得最终结果。

  杜风听完颇有些感慨。

  “只希望这一步,没有走错。”

  “作为交换,《电影杂刊》必须定期在刊物中发布同内地相关的影视讯息。”陈敏娇提起这事。内地□□把内地电影的一手独家新闻交给了天娇,为的也是一个文化传播的效应。大家互惠互利,钱不是重头事,别的才是。

  他们下了车,杜风为陈敏娇拉开车门。

  “之前元生不是失败?”

  元何青早就动过进内地采访的念头,但是总是被拒之门外。非内地记者是不具备采访资格的。

  陈敏娇说了声谢谢,跟着杜风领着元何青往大厦里走,三人在电梯口驻足等待。

  “《华夏电影》的主播找人拨下了这个许可。”陈敏娇拍了拍元何青的肩膀,“现在我们元生啊,可是香港第一人啰。”

  叮咚。门缓缓打开。

  元何青不住地扶着眼镜,对于陈敏娇的夸奖有些害羞。但他同样是喜悦的,作为一个电影的狂热爱好者,能够有次殊荣,实在是幸事。

  杜风定下的位置靠窗,他打了个响指,有人上菜。楼下,港湾两岸都是激动倒数的人们,楼上,三人举杯畅饮。

  “敬1978。”杜风翘着腿说。

  “敬改革开放。”陈敏娇撑着下巴,她望了眼窗外,好似可以望到深圳和广州,又好似看到一条巨龙,在一片废墟上慢慢苏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