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页(2 / 2)
赵夜阑点点头。
“新任知府和丕县知县也一起来了,就在外面呢,要不要去见见?”
“走吧。”赵夜阑刚走两步,突然停住,转过身。
燕明庭险些被踩到脚,见他主动投怀送抱,忍不住将人圈在怀里:“怎么不走了?”
“我还没检查你的情况呢。”赵夜阑捏起他的下巴,左右瞧了瞧,又在脸颊上摩挲了一下。
连日在太阳下暴晒赶路,皮肤竟然还没有黑成炭,只是有些泛红,但是……
“你脖子上的红印是哪里来的?”赵夜阑眯起眼睛质问道。
“什么红印啊?”燕明庭摸了摸脖子,“哦,晚上蚊虫多,给我叮咬了好几处呢,后面也有,不信你看。”
他转过身去,露出后颈上的痕迹。
赵夜阑摸了一下,还有些肿胀,这才相信是蚊虫叮咬的,面不改色地往外走去:“走吧,去外面瞧瞧。”
堂中站着一老一少,正在听师爷介绍府衙里的事务。
赵夜阑走出去一看,都是熟人。
长者是翰林院侍读学士,前来就任知府一职,都是四品,并不算升迁。只是他祖籍在江南,到老了还是希望能落叶归根,便应承了这一职位。
而年轻一些的人,正是王桂生,因与皇上政见相合,受到赏识,此次正是用人之际,他刚正不阿的性子就正适合如今的江南,便将他派到丕县来任知县一职。
“赵大人。”王桂生率先注意到赵夜阑的身影,行了一礼。
“不必多礼。”赵夜阑走上前,将他们二人引到后衙去商讨旱灾一事。
“在来时的路上,将军已与我们沟通过情况,有任何吩咐只管提就是。”王桂生没想到自己刚上任,就面临这么大一个难题。
“你来的正好,等会你在府衙拿好官印后,就带着你的人去丕县,顺便带走义舍里的三百人。路线我已经规划好了,你们争取不要让任何人掉队,我会安排运送干粮和水的人来接应你们。”赵夜阑道。
“到达丕县后呢?”
“你再安排丕县的官兵将这些人送到渠州去,银子我清点好了,你到时候给官兵们多付些银钱。再去隔壁县的赈灾点通知负责人,往北边挪一点,接应上这些人。”
“好。”
赵夜阑又将丕县目前的情况告知于他,王桂生颔首,讨论完之后就马不停蹄地去领官印,然后又跟着他一起去义舍带人。
义舍里的人一见赵夜阑来了,全都涌上来,热情又期盼地喊着赵大人。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