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4页(1 / 2)

加入书签

简怡一向信服简穆, 于是也不再纠结, 除了坚持每日练字,真的就彻底放下了其他课业。

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何况简穆比起韩信, 还不知道差了有没有十万八千里呢。

简穆确实不在乎年中考的成绩, 但不代表他在知道年中考的各科成绩会以「级」为单位进行六学内的公开排名时还能保持淡定。

说是虚荣心也好,说是好胜心也罢,「成绩单上被博士印个‘丁’」与「自己的名字被写在大榜的最后面」这两件事,对简穆和简怡来说,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面对简怡幽怨的小眼神,简穆十分惭愧,只得和简怡道歉,又安慰道:“咱们肯定不是唯一没看书的人,二十日而已,又不会把已经学会的都忘了。”

这话只能骗骗小孩子了,就算是简怡这样自律的人,懈怠了二十日,也很难一下子找回考试的状态。

而且,还有一个音律课立在前面,这个就算是简穆和简怡认真备考,都没得到过丁以外的成绩。

简穆和简怡本以为,这次对他们来说,最高障碍会来自琴博士,结果隐藏BOSS竟然是时务策。

简穆看着助教展示的策论题目,本欲提笔的手直接顿在笔杆上方,课室中也有几处发出了压抑着的奇奇怪怪的声音,简穆估计,大家多半都在骂谢祭酒呢。

简穆甚至怀疑,助教是不是拿错了题目,把明年岁考的考题提前曝光了?

本次策文一共两道,一是对吐蕃的外交政策,一是均田制。

吐蕃这道题,简穆勉强还能理解,前阵子吐蕃侵犯大齐属国土谷浑,祖父提了一句,朝廷大概率会出兵,所以基调是可以确定的——以战止战,虽战可也。

简穆闭眼搜索记忆,最后勉强想起苏家大舅舅教他和简怡吐蕃语时介绍的吐蕃的种种。苏云起最本质的身份是商人,所以在教导他们兄弟二人时,提到最多的就是吐蕃对外输出的各种商品,其中一样就是非常有名的锁子甲,苏云起说过,除非用大齐最精良的刀,否则完全无法伤其甲胄。

苏云起爱游历,认识不少吐蕃人,他曾经评价过吐蕃如今的赞普,“虽然无法与圣人相比,但也是一位非常贤明的君主。”

苏云起虽只是商人,但经历颇丰且见多识广,简穆很信任他的眼光。由此,简穆推断,朝廷目前是不可能将吐蕃纳入版图的,至少短期内不会有这种想法。所以这次虽然是吐蕃主动挑衅,但是等打完仗,简穆估计两边还得继续和睦相处,未来大齐对吐蕃行的多半也是以遏制为主的策略。

简穆突然又想起了天竺,京城有一些来自天竺的僧人,若大齐和吐蕃友善合作,大齐到天竺会方便太多,这就又是一条繁华商路。

至于第二道题……大齐规定,男丁18岁以上才会授田,简穆今年才15岁,他又没什么济世经邦的伟大愿景,根本没仔细考虑过田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