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2页(1 / 2)

加入书签

要说太学乙四班与丙四班有什么区别,经过这些日子的观察,简穆发现乙四班的人更关注政事,就连每日课前的八卦也多是围绕各种诏令而起。

今日的话题中心就是汴州蝗灾——汴州距离京城说近不近,说远还真不算远。

简穆大惊,他可是见过视频的,那种铺天盖地宛如世界末日般的场景即使隔着屏幕也让人不寒而栗。

简穆问简怡:“你和赵晨最近常去郊外农田,可有什么不寻常的?”

简怡摇头:“没感觉,我们的地还没开始播种呢,蝗虫来了也没得吃。”

简穆松口气,又皱起眉,也不知道汴州蝗灾如何?不过简穆再一转念,祖父没提起这件事,想来应该也不会很严重,不然就不该只有国子监学生关注,风言风语早该吹遍满京城了。

今日讲学的博士果然也提到了蝗虫,不过博士的重点不在于如何治理蝗灾,而是以蝗灾为引,诉说官员无德引起的恶劣后果。

简穆双眼无神地听着博士引经据典,为他们讲解面临「天罚」时,官员、百姓该如何反省忏悔,祭祀仪式中又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

简穆真是强忍着摔笔的冲动,才精简着又精简地记下了笔记。

想来也有人如简穆这般不耐,举手后向博士提问:“先生,祭祀后,官员该做些什么来挽回蝗灾的损失?”

也有人问:“先生,《小雅》言「秉畀炎火」,此法果真可行?”

讲学博士虽然主讲礼教,但是也不阻止学生们讨论,因此大家的楼渐渐歪到蝗灾本身这件事上。

一名亲眼见过蝗灾的学生谈起父亲组织当地百姓治理虫害时的事:“百姓以十人为一队,挖坑燃起篝火,待到蝗虫被熏死就坑掩埋。”

另外一名学生听了直接反驳:“一虫虽死百虫来,灭蝗劳民伤财,且收效甚微,人力不能胜天,不可为。正如先生所言,与其事后诸葛,不如加强对百官的纠察,规范德行以防天灾。”

“若如你这般想,难道要眼睁睁地看着粮食被蝗虫吃完,那当地百姓的生计如何来?”

简怡的农课没白上,举手道:“可以鼓励百姓种豆子,《齐民要术》上还记载了多种粮食,书上说蝗虫不喜食豆苗。而且,大旱后易有蝗灾,我认为兴修水利比较重要,所以我觉得,郑明说规范官员德行也说得通,水利农耕本也是一地长官的重要职责。”

简穆想起常被网友提起的「鸭子大军」,也举手说:“蝗虫不多时可以让鸭子去吃,这样就能节省一部分人力。”

还有完全没见过蚂蚱的学生提问:“传说蝗虫飞入海会化为鱼虾,蝗虫长得像鱼还是像虾?”

这个简穆有发言权,回道:“这是说蝗虫味道鲜美犹如鱼虾,不是说外型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