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页(1 / 2)
“先生此言何意?”自从遇挫之后,赵景瑟更加看重皇上对自己的宠爱。因此,对于揣摩圣心有着异乎寻常的执着。一听这人看穿了圣意,赵景瑟连忙虚心求教。
那人道:“虽然朝中大臣甚至皇上自己都对避免与百夷族的战事不报任何希望,但是莫吉可汗毕竟是在大梁的县衙内被刺身亡。这件事是大梁理亏,若是不给个交代出来,皇上以后还如何安抚四方诸夷?”
“这些道理,我还是能明白的。”赵景瑟道:“说白了,太子就是被父皇派出去走个过场而已。而我正好利用这个过场,把太子拉下马。只是,既然和百夷族这一仗始终都是要打的,父皇为什么还要听征西候的话,把孙伯坚派出去?孙伯坚是父皇的人,有他在,就算双方开战,也不能把过错全都赖到太子一人身上。这对我们扳倒太子很不利呀!”
那人缓声道:“百夷族地处滇南,地形复杂易守难攻。且滇南多瘴气,对大梁的兵士十分不利。一旦开战,不管谁是主将,都不可能一举将他们歼灭。要是拖成了持久战,只会消耗大梁的国力。更何况滇南与吐蕃相邻,要是百夷族与吐蕃联手,便不是一个小小的叛乱那么简单了。因此,虽然皇上也知道这一仗难以避免,但他打心底里还是希望双方能够和解。征西候就是因为明白这一点,才成功的说服皇上派孙伯坚前去。孙伯坚老谋深算又善于辞辩,万一真能化解与百夷族的兵戈,皇上岂不是少了很多麻烦?”
“这倒是,不过……”赵景瑟嗤笑了一下,道:“怎么看,这一仗都在所难免了,父皇的希望注定要落空了。”
听了这话,那人也嗤笑了一声,道:“这也未必。”
“什么?”听了这话,赵景瑟心中的惊恐大于惊讶,他连忙问:“先生的意思是,太子和孙伯坚有可能化解这场干戈吗?”
“有这个可能。”那人道。
若太子真能化解了这场兵戈,不仅能保住太子之位,还能证明自己身为储君的能力,令群臣心服口服。到那时再想把他拉下来,恐怕难上加难了。而自己做的这一切,岂不是亲手为太子铺平了登基的道路,让他因祸得福吗?
“先生不是说一定能把太子扳倒吗?”赵景瑟不由有些埋怨,“如今为何又要反口?”
面对赵景瑟的质问,那人也不急,“在下自然没有欺骗七殿下的意思,也没想反口。在下只是说‘万一’而已。若一切都照着在下的计划发展,自然会把太子拉下马。但凡事就怕意外,在下也是想更谨慎些罢了。”
“先生说的对,是我唐突了。”意识到自己失态了,赵景瑟连忙调整了一下面目表情,才道:“不知先生所说的这个‘意外’是指什么?”
那人悠悠道:“我所设计的一切,都是建立在莫吉可汗已死的前提之下。若是他没有死,一切都是枉然。”
“原来是这呀!”赵景瑟顿时松了口气,他不以为意的道:“我看先生是杞人忧天了。此事已经过了那么长时间,要是莫吉还活着,如今早就已经露面了,不可能到现在还没有一点动静。再说,莫吉可不是那种软弱无能的首领,他身经百战,手下的人能征善战,而且忠心耿耿。听说出事的衙门已经被莫吉的手下铲平了,连县令的首级都被砍下来祭了旗。要是没有亲眼确认莫吉已死,百夷人怎么会有这么大的火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