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9(2 / 2)
“众所周知,亲者血气相通。”季元湛朗声道。
楚尉霆寻来晏宗头骨,将自己的血滴在上面,血很快沁入。这叫血骨认亲,有太医院和宗人府多位官员见证。
至于楚尉霆千辛万苦找来的头颅是否真属于晏宗,也是有据可循的。
关于这一点,有段复杂的内情。
在皇宫遭血洗之前,季潇纶曾给楚振看过一样东西。一封旻金密信。
安佑帝联合各藩王对抗旻金,却私底下与旻金勾结,以割让北疆广袤领土为条件,欲迅速结束战争。
安佑帝这么做完全是为了个人野心。后来,他成为抗虏有功的英雄王爷,得以逼迫侄儿让位。
这密信是一位戍边武将偶然截获的。战争结束得太快,随之而来的就是晏宗火速禅让。信辗转送到季潇纶手里,为时已晚。
楚振怒不可遏。季潇纶长叹,知道真相又怎样?他已交出玉玺虎符,身边称得上专属武将的,只剩楚振这些为数不多的暗卫。
季潇纶知道自己已陷入重重监视之中。他迟早会像历史上那些“废帝”一样,不明不白地死去。
仅仅靠着十几名誓死护主的暗卫,又能逃多远、逃到哪儿去?
但是季潇纶没有惶恐无助地等死。他利用自己的才华,布下了一份隐秘而久远的局。
季潇纶是笔墨大家,不仅仅是写写画画。他制作的毛笔、雕刻的印章,外形普通,内里却蕴含巧妙,是中空的。
他将前因后果写成檄文,选取极薄、韧性极强的玉版纸,以蝇头小楷亲自誊写,制了好几份。
檄文和密信被裁剪、折叠,放入一支支毛笔和印章里。
季潇纶周围还有一批衷心的臣子,如许老太爷、钱老太爷等等,他一一赏赐给他们,包括几名他最信任的暗卫。楚振得到的是一枚印章。
个中玄机,季潇纶没有告诉任何人。他一向醉心文墨,做这些再常见不过了,谁都没在意,包括那些安佑帝派来监视的人。
他大势已去,性命难保。时局不利,这也有他自己的原因,他当真不是贤君——就算他气数尽了吧。他不想徒劳挣扎,那岂不是又要牺牲一批衷心的卫士。
但他要让百姓知道真相,不管那要等到多久之后。
太上皇遣散了所有朝臣,命他们各自归家,等候新主。他做得非常及时。几天后,江州迎来了血腥暴.乱。
季潇纶服下了自备的毒.药。事先他亦让嘉鸾皇后分给了那些妃嫔和皇子公主。不肯或来不及服毒的,都毫无例外地遭到旻金士兵践踏……
珠帘外哭声一片。这不堪回首的往事描述极尽凄惨,季元湛是高声朗读的。
他读的是翰林学士钱东楼刚编写的《魏史》草稿。钱东楼耗时数月,遍访江南乡野,多方求证,写下这份翔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