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85页(1 / 2)

加入书签

认亲仪式就设在清波馆旁,单独辟出来的孔家祠堂里。

孔家祠堂已建成数百年之久,先祖是孔子先生,传至孔先生这儿已不知是多少代的事情了。然而若要往上数的话,最多不过隔上一代,必定是出过不同凡响。于风国有着重大影响的儒学人物。

孔家数百年的荣耀,靠的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光环蒙荫。而是世世代代的底蕴传承,与孜孜不倦的传学育才。

故而数百年的累积之下,这座历经了无数沧桑却光华不减的孔家祠堂,在风国百姓心目中,已可用神圣二字来形容。

孔先生将认亲仪式设在此处,而非清波馆内,更足显其对这场认亲礼的重视程度。

理所应当的,这场认亲礼吸引了无数大人物前来恭贺观礼。

其中包括代表着晋家的晋余明和谢氏,宫中的两位太妃,君姑姑,和其余大小士族们、以及各方势力的掌权人们。路途过于遥远者,或是忙着打仗实在脱不开身的,也必定会备上一份厚礼,派遣心腹亲自送来。

虽然,明知道大部分会被原封不动的退回来。

但这份面子上的功夫,却偏偏是他们不得不去做的。

而为了拔得头筹,不少人天刚放亮,祠堂的大门儿都还没打开呢,便早早地过来了。

此刻时至辰时末,孔家专有的十里长街,车马已呈长龙之势。

哪怕是没有请柬进不去观礼的,也想浑水摸鱼试探一番,若不得侥幸,那来门前凑一凑热闹,瞧一瞧这场面,也是很好的……

几位孔家的老门房却因为在收礼单的同时还要辨别真伪请柬,更是险些要忙坏了眼睛。

其中负责宣读来客名号的一位,此刻正望着请柬上的署名发愣,而后连地又揉了揉两只有些发酸的眼睛。

饶是再三确定了自己并没有看错,但宣读出来的口气却还是不太寻常。

“……韩,韩刺史前来道贺!”

老仆的声音传过喧闹的人群,更显得不够响亮,故也并未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老仆将请柬合起,门外的一顶并不算起眼的墨绿色绒布高轿便立即被四人合抬起,稳稳当当地跨过门槛。

……

江樱正由庄氏和梁文青陪着呆在厢房里,规规矩矩地等候吉时的到来。

“樱姐儿,等会儿宾客该都来了,你出去的时候可别紧张啊,千万别紧张!人一紧张,就最容易出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