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93页(2 / 2)

加入书签

感慨完之后,明若又想到那一二十两的俸禄,不禁笑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用在这里也是一样的。”

雍正皇帝可从来不是只会坐在金銮殿上,听臣子歌功颂德的太平天子,虽然他登基之后,去得最远的地方就是圆明园,连木兰秋弥都没有过。

但在他登基之前,已经花了数十年的时间在全国各地办差,深入地了解了民间疾苦,知道什么样的政策财是百姓急需的,什么样的政策只是花花轿子看着好看。

所以,她也很明白,二十两银子对于普通人家来说,意味着什么。

揆叙早知富察格格颇有见地,听了这话也只是微微一笑,想着日后她与四爷夫妻同心,四爷也能一心扑在事业上,带着他们这些人实现大家共同的志向。

这不比娶一个循规蹈矩的贤惠女子强?

甚至于揆叙都开始考虑,等他儿子再大两岁,是不是也把耿格格带过来,做些整理文书的工作。

耿格格也是自幼饱读诗书,其见地非一般女子可比。

有了富察格格这个珠玉在前,他也想自己的妻子,能够在自己的庇佑下施展才华,获得和富察格格一样积极的精神面貌。

不过,这只是他初步萌生的一个想法,具体要不要实施,还得回去和妻子商量一下。

耿格格虽然是按照满族贵女的标准养出来的,但他毕竟是标准的汉人出身,受到的汉人礼教影响也不小。

万一她不乐意抛头露面,自己不就是好心办坏事了吗?

正在这时,守门的张保来报,“四爷,富察格格,礼部笔帖式王宽求见。”

“王宽?”胤禛思索了片刻,发现对这个人没有印象,便扭头问揆叙,“这王宽又是个怎么样的人,你知道吗?”

揆叙听见这个名字和职位之后,脑子里几乎是立刻出现了这个人所有的资料。

“奴才对此人略知一二。”

对此,胤禛觉得是意料之中,也不问这王宽具体是什么样的人了,直接问道:“那你觉得,他今天来,是为了什么事?”

揆叙笑道:“这人善于察言观色,又赶在这个时候来,想必是察觉到了与这场考试相关的事。”

胤禛笑了,笑着和明若对视了一眼。

英雄所见略同,他们两个也是这样想的。

因为提前预料到了人数会很多,胤禛就向康熙请旨,从礼部借调过来了五个笔帖式,帮忙登基和监考;又从五城兵马司借来了五百旗兵,到时候维持考场秩序。

这个王宽,就是从礼部借来的五个笔帖式之一。

因为双方的身份察觉过大,胤禛又常年不在朝中,这些人对他不大了解,就算有心攀附,也不敢贸然凑过来。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