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5页(1 / 2)

加入书签

这和尚若是晚生几百年,也是个营销高手了。

这些心思都只下一瞬间,胤禛索性顺着智光老僧的心思说下去,“多谢禅师,小子回去之后,会与家兄说的。”

智光和尚暗道:果然!

那知客僧已经明白了智光的同意,在此于心里表达了对老和尚的钦佩之情。

智光又问道:“不知小公子是哪里人士?”

胤禛笑着反问:“禅师听我口音,像是哪里人?”

智光禅师道:“三五年前,我这里也曾来过几位京城的贵客,只听小公子口音,倒像是京城人士。”

“大师好记性,小子的确是京城人士,随家兄到湖南投亲,涂经此地,听说了贵宝刹的大名,特地禀明了家兄,前来参拜礼佛。”

听了这话,老和尚微微皱了皱眉,立刻收敛了神色,正色来劝胤禛:“小公子怎么也听他们胡言乱语?我这观音院已经多年未曾修缮,只是一处仅能容身的破百寺庙而已,哪有什么高僧,哪有什么灵验?”

胤禛只是笑道:“正所谓礼多人不怪。遇见寺庙多拜拜,想来神佛也不会见怪的。”

老僧道:“小公子虽有此诚心,只怕令兄知道了见责于你。”

“不会的。”胤禛歪头一笑,“我家里上下都信佛。如果不是哥哥今日到村中访友,可定会和我一起来的。”

“我家里上下都信佛”这句话是大实话。

宫里的女人不管真假,十个里有九个都喜欢抄佛经。一来可以静心,二来也可以借此向别人表明自己的仁慈。

爱抄佛经,可不就约等于信佛了吗?

“阿弥陀佛——”老僧双手合十,长长地颂了声佛号,赞叹道,“果然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胤禛合十还礼。

老僧又笑道:“其实只要心诚,不管在哪里都会受到佛祖庇佑的,很是不必见庙就拜。”

这话说的可像一位得道高僧,换一个人听了怕不是要五体投地了。

只可惜,自他出现开始,胤禛腰间的龟宝就微微泛出黄光,显然这老僧虽然不是大恶之人,却也绝对没有大善之心。

既然没有大善之心,又何谈得道高僧?

说到底,不过是沽名钓誉的本事更高明罢了。

胤禛心中冷笑,面上不显,合十道:“禅师见的极明,却是小子着相了。”

接下来,胤禛又听老僧说了半晌的禅理,表现出一副几位信服的模样。

直到张保看见他打的手势,出言催促,他才满脸的意犹未尽,不情不愿地告辞。

智光和尚亲自将他们一行人送出了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