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页(2 / 2)
她还跟乾隆提了,乾隆也点头愿意辅助,转头就让人把消息传下去,用的是驿站,那就要快多了。
另外纯贵妃出手大方,只要能用的方子,愿意献上的都能给一大笔钱,谁能不愿意呢!
有乾隆撑腰,有大笔银钱支撑,这事要不成,院首都要看不起自己了!
他风风火火接下来,也开始召集太医整理起太医院多年来的病案和药方。
这医书除了民间的药方之外,自然少不得太医院里面的。
当然这样让一些太医反对,毕竟这是宫里多年来的方子,就这么写进医书里传出去,会不会不太好?
以后在宫里的贵人问起这是哪里的方子,却是到处可见的,他们会不会觉得这方子不够好了?
院首就解释道:“药方不分贵贱,就是用来救人的。诸位进太医院之前,难道不都是想济世救人的吗?若是这医书一出,能救更多的人,何乐而不为?”
他环顾一周,见众人沉思的样子,就继续道:“各位也不必担心,有些方子是宫里的药材才能做出来,根本没必要写进书里去。”
毕竟哪怕写了,根本搜集不齐全这些珍贵的药材,那等于是无效药方,没必要占着书里的位置,又正好是专供给贵人用的东西了。
这下子太医院就再也没人反对,除了值班的太医之外,都开始忙忙碌碌整理起方子来。
乾隆见医书风风火火开始了,也打算让人写一部农书。
他是发现沐瑶这个法子挺好的,毕竟传递消息这个,要全国上下都知道,实在太难了。
比如种地的法子,很多农人根本不识字,更别说是记录,只能口述。
但是他们熟悉天气,熟悉耕种的恰当时分,更是抓一把土就能大概推测出要不要施肥,什么时候施肥,需不需要灌溉之类的。
这些经验如果不记录下来,随着这些经验老道的老农去世后,就只能家人口口相传,却有可能口误而有所遗失,这就很遗憾了。
加上很多新作物推广,有些地方早早种下,经验要多一些,要是能写进书里,让人在城门朗诵,那是再好不过了。
不过要让农人们记住,恐怕没那么容易。
乾隆就召集群臣相议,大臣有提出在茶馆里请说书先生,编成故事来说,有趣味更有意思,农人就能记下了。
也有大臣提出在城门口或者农田多的村落门口,让书生轮流去宣读,反复说,农人们自然也能记住了。
乾隆感觉这些法子都挺好的,更有傅恒提议,哪个农人能背下来,就让村里给奖赏,自然让其他人也能努力跟上了。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