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39页(1 / 2)

加入书签

夜里睡觉他们也不会冻着,因为侍卫早有准备,还带着不薄的皮子。

这时候也不是很冷,皮子也足够御寒了,却也让几个文官吃尽苦头。

侍卫还让几个文官一路走一路要写下感想,要是能作诗那就更好了,能送回去给同僚看看。

几个文官过得又累又苦,哪里还有心情作诗?

他们连信都不想写,不过有侍卫虎视眈眈,就只好隔几天写一点,然后凑够几张信纸就送回去了。

乾隆收到信笺就忍不住笑了,愉快地跑来景仁宫跟沐瑶分享的:“你看看,这些文臣在早朝的时候喊得多厉害。这还有侍卫护着,带齐了东西,很多士兵压根就没有这个待遇,一天还要赶路走上三百里路。”

文官们走个一百里路,就快没了半条命,而且他们还是骑马走的,而不是跟士兵一样很多是用一双脚走的,都一个劲喊累了。乾隆嘲讽一笑,文官们总觉得行军打仗很容易,却没想到光是赶路就已经很难了。

更别提如果赶路慢了,延误了战机,那将领就是大罪,这些文官估计第一时间跳出来挥舞笔尖来指责。

他们那么喜欢指手画脚,那就亲自体会一下。

要是这三个文官体会不够深刻,回去再选三个人过来试一试就是了。

坚持不住?那就换人!

不想去?怎么可能?

沐瑶微微一笑道:“这样一来,年轻的文官都体验过后,自然能明白武将的不容易,更是知道皇上的用心良苦。”

这话让乾隆大笑道:“不错,朕确实用心良苦了。”

“用心”两个字,他强调得尤为清楚。

乾隆都这么用心了,文官们能不好好体验一回怎么行?

三个文官送回去的折子足够情深意切,觉得行军确实极为辛苦,尤其艰难,以后再也不说将士们行军太慢是故意偷懒的了,确实是很难。

他们的折子上的笔迹跟平日有点不同,却也能看出是本人。

文官们面面相觑,这笔迹能看出写的人双手力气不如以前,十分绵软的样子,估计是累的。

能累到快连炭笔都拿不起来,那是得多累人?

乾隆还趁机在早朝提起,这样的好事该是让年轻文官们都试一试。

年迈的文官偷偷松口气,转头却发现自己是文官,家中小辈大多也是文官,于是眼前顿时一黑。

这事不说前朝,就是后宫都知道一二。

高贵妃知道后也是笑得停不下来:“让他们活该,总是说这不好那不好的,皇上估计忍着他们好久了。你说同为臣子,武将们要这外边出生入死打仗,他们怎么不说点好的,还要拖后腿呢?”

说这不好那边不好的,简直是鸡蛋里挑骨头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