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7页(1 / 2)

加入书签

吴大人进宫前,还从缝隙里抽出点时间将考题跟答案看了一眼, 只一眼, 便知道这是司牧干的好事。

她脸色阴沉, 将考题揉皱直接扔在脚底下。

到底是她心软大意了。

秋闱不比寻常,秋闱是国本, 不仅朝廷重视, 考生更是重视。

换句话说,秋闱一事,直接关乎所有考生的终生命运, 比娶什么夫郎还要重要。

考得好, 便是二次投胎, 从此鲤鱼跃龙门。

往外说,这题是长皇子泄露的,意在敛财。吴思圆撩开车帘低声往外道。

是。

吴思圆进宫的时候,泄露出来的考题已经长了翅膀, 以五十两一份往外飞。

现在各大书坊中,只要有考生的地方, 就有人在议论此事。

安从凤站在一家文房四宝铺子中, 佯装在看一方砚台, 其实在听身后两个考生说话。

你买考题了吗?一人嘀咕, 我觉得那题挺真的,说是

像是怕人听见,声音压低了很多,大概遮着嘴在说话,说是答案跟吴思圆吴大人的行文思路有几分相似。

吴思圆那可是协办大学士啊,不管她为官如何,她都是个有真凭实学的人。

如果考题真跟吴大人有些关系,那就说明可信。

另一人道:我本来想着可能是假的,但是这题最开始是从一富商的女儿手中流出去的。

你想想,吴思圆筹集赈灾银,让富商们花了将近四十九万两银子,能不拿半点好处?说不定是吴大人为了银子,这才干起了卖功名的勾当。

这么一说,可信度瞬间增加了无数倍。

那人将书猛地合上,眼睛睁大,如果是真考题,那可如何是好?对我们这些真正埋头苦读的人来说,多不公平。

朝廷之所以有科考制度,为的不就是选些有真才能的人吗,比如马尚书,比如宋大人。

如果直接泄题,这功名还有何价值?本来是沙里淘珠,如今珍珠跟沙子混在一起,沙子多了,哪里还能看得见珍珠!

我们满腔抱负,十多年的寒窗苦读,就输给手里没有那五十两银子吗!

听闻市面上,一份考题二十五两,加上答案,一共五十两。

那人道:既然如此,何必大费周章选拔人才,直接选拔钱财多好!谁钱多,谁当官,正好如今国库无银,先是卖功名后是卖官,保准国库赚的盆满钵满。

眼见着越说越生气,另一人赶紧阻拦她,免得说出什么不好的话被有心之人听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