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页(2 / 2)
“我赚了呀。宝贝你怎么这么不懂浪漫?来来来,老公教教你,数字的谐音梗。”
“我不想学。”
“那教你卡点学?”
“没兴趣。”
“那不然花语?”
花语?“这个你都懂?”
嗯,“我正在学。”
学这玩意儿有什么用?
“牛导的本子,我选好角色了。”
哦,“是那个失去孩子,寻找凶手十年却因为没有足够定罪的证据,要自己报仇,又因为罪犯的孩子,放弃了报仇,痛苦自杀的花店老板?”
剧本郁离出于好奇也有看。还跟谢乔慕一起点评了各个人物的性格和完整度。电影是一个警匪片。讲一个警察大学时看到一个陈年旧案的档案,非常感兴趣,发誓一定要把案子侦破,一直坚持了十五年,最终破案的故事。
故事里的凶手是一个精神分裂的病人。自己幼年时受到过非人的折磨,导致精神分裂,出现了多重人格。
每衍生出一个新的人格,他就杀一个人。然后自己被自己折磨,再分裂出新的人格,又继续杀人,继续自我折磨,继续人格分裂。
一次又一次,恶性循环。
一直到本源人格被刺激觉醒,主动找警察自首。
而刺激到本源人格觉醒的,就是花店的老板。
这剧本,警察虽然是男主角,整个故事都以他的查案过程展开。谁都能看得出来,人设最出彩,最有挑战的角色是凶手。多重人格,各有不同,非常考验演技,演好了,能冲奖的。
郁离还以为谢乔慕会选凶手一角。
没想到他居然选了花店老板。
花店老板可以说是整部电影的点睛之笔了。
戏份很少。在前面警察侦案的过程中,暗中给警察提示,出场走过两个过场。
重头戏在凶手自首供述案情时,讲述如何被花店老板感化的回忆,花店老板自杀前有一大段爆发戏,情感冲突很大,有失去孩子对凶手的恨,有隐忍多年的坚韧、委屈,有对凶手孩子的同情,对凶手本源性格的怜悯。
本身善良的本性与对凶手的恨意冲突,报不仇的绝望,自杀的绝决,全都要在一段独白式的表演里完成。
非常具有挑战性。
演得好,就是一个爆发点,能成为整部电影的亮点。
演不好,把人平演得平平无奇,不能让观众共情,整个电影的档次都要被拉低。
这种角色,没有演技的人根本拿不下。
大咖戏骨,一般也不会接这种只有几场戏份的小角色。
一般都是导演或是制片人发动人脉,请来大牌友情客串一下,给包个大红包。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