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2(1 / 2)

加入书签

  圣上怕是猜到她早就知道了他的心思,会怎么处置她呢?会不会让她殉葬呢?

  高公公见韩贵妃双目失神, 怔怔的走了出去, 赶紧进了内间。

  圣上听到他的脚步声, 睁开了眼, 有气无力的道:“元一,召罗君进宫,朕有事让他起草诏书。”

  高公公愣住, 制诏书?难道是要立太子?

  然而让人失望了,连罗君听到传召时,都以为是要起草立太子的事宜,谁知道竟是为了韩贵妃,为了在圣上驾鹤西游之后,让韩贵妃和鄂王能够顺利的去往封地,十五大王不是韩贵妃的亲生子,圣上也是用心良苦。

  所有人都知道圣上半夜时召见了中书舍人罗君,然而次日登朝时,并无任何旨意宣读,满朝大臣都疑惑的看向罗君。

  罗君无奈,这诏书暂时还在宫里,等圣上百年之后才能被宣读,让大家都失望了,而且这内容还是不能说的。

  这件事白让大家激动了一番,而一直在调查魏王坠台事件的赵怀瑾有了收获。他找了京城中所有的胡商,打听出了能短暂扰乱人心神的香,而且不会被医官查出来。

  紫胶香和定香两种香放在桌上,宫阑夕分别拿起闻了闻,紫胶香淡雅,定香浓郁,截然不同的两种香,而那日祭祀所用的香里含有定香。

  “当日李格在魏王身边,如果他身上所用的香含有紫胶香,那么魏王闻了之后,再去祭坛上又闻了定香,就会出现短暂的恍惚,从而失足也不是不可能。”赵怀瑾敛眉道。

  “大公子精通香道,怎样的剂量不会被医官查到,他应该能把握的住,只是,他为何要这么做?”宫阑夕盯着桌上的香思索。

  这也是赵怀瑾想不通的地方,魏王不能继承皇位,吴王就算被怀疑,也还有江王和鄂王,远不会轮到李格。

  “我与大公子不熟,你印象中,他是怎样的人?”宫阑夕问。

  赵怀瑾回忆着小时候的事情,道:“与现在相差无几,一样的温和雅致,不过多了些深沉。”

  宫阑夕沉默片刻,缓道:“仇恨也许能让人性情大变,这四年多他一直在弋阳,谁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过的。我听说,太子妃林氏当年在太子饮鸩自尽后,是白绫上吊而亡,发现太子妃自尽的,是大公子。”

  赵怀瑾震住,不错,听说大公子看到上吊而亡的太子妃时没有叫任何人,他站在门口默默的看着,还是下人过来送饭时才发现了,连忙叫人过来把太子妃的遗体放下,自始至终李格都一言不发。

  赵怀瑾有些艰难的说:“你是说,大公子是想报复圣上?”

  只能是这个了,要自己做皇帝对李格来说是不可能的事,他能做的就祸乱朝政,让圣上不得安心。

  “魏王是他的叔叔。”赵怀瑾难以相信,就如同之前宫阑夕告诉他有可能是李格一样,这么一个雅致而深的人,怎么会变成这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