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0(2 / 2)

加入书签

  “阮副郎和赵御史来的巧,孙御史也在呢!就在松鹤居,您要不要进去打个招呼?”龟奴谄媚的说。

  既然提到孙常华的名,也听到了,他便出去打开门,看着站在廊上的两个人,笑道:“在屋里就听到你们的动静了,没想到今日你们也会过来,”视线落在赵怀瑾身上,“难得啊赵二,过来一次还和宫五碰到一块了。”

  哟~巧得不能再巧了。阮珩在心里苦笑。

  声音清晰的传进来,宫阑夕只得出去,众人在屋里看着门口飒然对立的东都连璧,眼睛里都充满了诡异的兴奋,先前郡主忽然抛弃了赵怀瑾,广化寺的后山里又被宫阑夕所救,赵怀瑾带着郡主的表妹先逃脱危险,想想就令人期待,宫阑夕可是跟赵怀瑾抢明河郡主呐!

  “偶来一次,没想到还能遇见四郎、赵御史。”宫阑夕笑道。

  阮珩也笑:“今天跟孟三他们约好了,所以就订了这里,真是巧。”

  赵怀瑾在阮珩身后,从听到宫阑夕的名字,他的眼神就变得复杂,此刻一言不发。

  阮珩看向孙常华,嘴毒道:“说是去书院读书,却来这里玩乐,你还想考中进士吗?”

  “我这是松弛有度,哪像你,才是真正的不学无术。”孙常华回击,况且学院已经考完试了,就等十一月份往尚书省送生徒名单。

  在大周当官有很多种途径,阮珩是靠出身做的官,他的姑母是阮淑妃,像孙常华也走了捷径,不过为了参加科举,他在宪台当值,有职称但无官阶,因为他有自己的理想,那就是考中进士,将来做宰相。

  大周已经为官者也可再考制举,但一般都认为科举进士出身的宰相最为完美,最为“正统”,所以不同于阮珩这样的纨绔,孙常华虽为皇亲,但立志凭着自己的能力考中进士,虽然前两年都没考中。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不是白说的,像赵怀瑾十六岁中进士头名,那真是天才了。

  “明经易而进士难,谁让你知难而上呢!”阮珩不屑,他只要过得痛快潇洒就成,“我们过去了,待会儿碰一杯。”

  听到他们要走,屋里的邓旒掀开帘子出来,道:“你们才几人?都过来呀!人多热闹,松鹤居这么大呢!”

  大家或多或少都相识,现在交际不多,以后都可能同朝为官,打交道是难免的,但他们明摆着有凑热闹的嫌疑。

  阮珩刚要拒绝,邓旒已经推着赵怀瑾进了厢房,好不容易两大情敌齐了,怎么能轻易放走?

  阮珩看向孙常华和宫阑夕,两人纷觉无奈,孙常华后悔在宫里时没帮宫阑夕说话了。

  毕竟都是贵族子弟,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