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5(1 / 2)

加入书签

>  江王见他不知新出炉的传言,便简单化的讲与他听,他黑了俊脸,难得生气:“都是吃饱了没事做,不去关心刺客是谁,反而注意这些。”

  “你莫生气,我相信你。“江王施施然道。

  他很能理解百姓们的心情,因为他也一样,初听到刺客时震惊担心,但消息一件件的传来,几人都平安无事后,他们关注的点自然就转移到了理不清的风月上头。

  宫阑夕无言的看向他:“大王若无事,容五郎先行告辞。”

  “别急,我是有正经事的,你昨天跟刺客交过手,有什么发现吗?”江王问。

  宫阑夕摇头:“当时情况紧急,哪还能注意什么。”他连刺客身上的银钗都忘了拔下,所幸今天还没听到相关传言。

  江王失望:“刺客有备而来,金吾卫到的晚,广化寺又着了火,山上乱的不行,所以刺客到现在都没抓到一个。”

  “大王没有去问赵御史?”宫阑夕问,从楚言身上,他觉得赵怀瑾似乎知道内情。

  “问了,他说看到有一个刺客是光头,而且似乎还有戒疤,所以张卿正在审问广化寺的僧人,看看有没有线索。”江王说。

  宫阑夕微讶:“大王似乎对这个消息存有质疑?”

  江王笑了笑:“只是不解罢了。你经常往来寺庙,可有发现什么。”

  宫阑夕略微思考,淡道:“金为衣,玉为瓦,良田万顷,奴仆数千,日子过得比大王还胜。”

  江王微微挑了眉,圣上太后信佛,所以大周佛寺无数,也个个财力雄厚,良田和香钱都不必缴纳赋税,除了念经,其他事情也都不用做,以至于时下不少人想着法子的出家。

  “所以你信赵二说的?”他问。

  “若只有这个线索,也只能如此。”宫阑夕道。

  江王点头,这个差事不好做,阿耶却偏偏让他来调查,因为他与这三人交情都不错吗?可是他也没问出什么有用的。

  有了赵怀瑾提供的线索,案子进行的神速,下午就抓到了两个刺客,供认他们原本是陕州的百姓,因为去年黄河泛滥,当地至今萧条,他们居无定所于便成了流寇,直到两个月前他们遇见了一个叫“无相”的人。

  这个“无相”本是广化寺的僧人,因为犯戒被赶了出去,他心生怨愤不甘,一直想报复广化寺,恰好听到明河郡主要去烧香拜佛的事,便心生歹念,仗着对广化寺的熟悉劫持郡主,这样一来广化寺必定因此而被查封,还可以楚言要挟朝廷。

  “所以,幕后指使就是这个‘无相’?”楚言看向定国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