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页(2 / 2)
要涩涩:「雍正真的很会玩啊!绝对是走在生命大和谐的前沿。」
好好吃饭:「碎掉了,从今天开始四爷沉稳严肃、冷漠寡情的滤镜碎掉了。」
……
胤禛自认为有了心理准备,准备用看笑话的心态看弹幕了。
不料,下一秒研究员取出了盒中的那张纸条。
打开上面写着一行字:“康熙四十九年,伦敦制作。阿四诚意赠送,很有趣。”
此刻,屏幕再次卡顿。
卡的时间门比刚刚还要长,直播间门更是鸦雀无声。
不说其他地方,就说现场观众几乎都在瞠目结舌。
一张字条,短短十九个字,所包含的内容却过于丰富让他们大脑死机。
这都看到了什么啊?!
如果没有理解错误,根据此前专家们的历史时间门线普及,康熙四十九年老四带队去了欧洲考察。字条上的“阿四诚意赠送”,也就是指雍正在伦敦买了套套送给了某人。
某人是谁?
主播间门内,王教授终于找回声音。
她仿佛被雷劈过一般,气息不稳地说:“观众朋友们也许发现了这行字的字迹与一本手稿很相似。给你们一个提示,在故宫博物馆,有展览过一套牛顿的《原理》。
《原理》最初是用拉丁文写的,行文晦涩深奥。
康熙在大清推广时,翻译成了英文版、汉译本,以及对此书的解析版《从零开始学『原理』》。
后来,根据九阿哥胤禟的文书做出推断,这套书是雍正献给康熙的。其中汉译本署名:圆明居士,解析版署名:五三山人。
故宫展示的是康熙藏书库内收藏的原稿。圆明居士用了簪花小楷,而五三山人笔锋苍劲。学界推断,圆明居士是武氏,而五三山人是雍正帝在做皇子时结识的隐士。”
说了这些,究竟要表达什么意思?
主持人揭开谜底,“古董套套盒内的纸条字迹,与五三山人的字迹吻合。”
弹幕上飘了满屏问号。
我想静静:「?」
静静不在家:「?」
老家被偷了:「?」
活得太糊涂:「对不起,破坏队形了。但我还是要说,义务教育课本里的五三山人是老熟人了。都说他的《原理》解析版拉开了华国自然科学序幕。现在,这张字条究竟是什么意思?」
醉后大梦:「我给捋一捋,老四买套套送给五三山人。五三山人认为很有趣,但这东西怎么又回到老四手里呢?」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