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9页(2 / 2)

加入书签

从欧洲来亚洲的船是会搭载少量乘客,主要是富商与神父。

威廉有点诧异,从亚洲主动往欧洲去的有钱人很少见,但他还是没有拒绝这笔买卖。

比起逛除夕花市,初一白天去刺探情报重要很多。是该早点回府,养精蓄锐。

胤禛对于所谓作法祈福,操作起来没有压力。

考察团一路行来,自从胤禟最先给介绍了为赵老爷子画遗像的工作,就似打开一扇新世界的窗户。

行路两年,假道士三人组已经以假乱真。

给人算过命,给人驱过邪,给人送过殡,甚至因为业务纷争与和尚打过擂台。

反正江湖术士能做的活,因为考察需要都给兼职了一番。越是深入,越是了解所谓高深秘法似乎从未真实存在。

胤禛有时回想,六年前判言他会“以身相报”的老道逯仁,是不是自己记忆错乱的幻象?

天意从来高难问,还是仔细观察英吉利制造的商船更实际些,他也想一起远行欧罗巴。

正月初一,海船祈福顺利进行。

武拂衣摸清了整体船只构造,也在对英吉利船员的旁敲侧击中了解了其他国家海船的情况。

她先看了最关心的火炮数量。

总的来说,出海是为赚钱,承载足够利润的货物是第一位。如果大炮装多了,控炮的船员数量也要对应增加,否则装了也白装。为取得平衡,一艘船的大炮数量基本在二十至三十门。

再说船只大小,在近几年有了一点变化。

十七世纪,船只排水量一般在三百到六百顿,也就是说规格基本不超过长40米、宽10米。

进入了十八世纪,船只越发追求载货量,越来越多的船排水量超过六百吨,往八百、九百、上千去了。

康熙四十六年,以公历计算也就是1707年。威廉租用的海船不是新船,规格停留在了上个世纪。

再说船的内部结构,除去火炮部分之外,主要就是货舱与客舱。

货舱包括了淡水储存、货物仓库、火药与贵金属库等等。船上肯定会有食物储藏室,也有饲养肉羊的羊圈等等。

欧洲其他国家或地区,与伦敦造的商船都是大同小异。

最后,武拂衣以一句话概括,这船大清能造。

其实,大清有海船,支持航行到东瀛、南洋贸易。也有水师,否则怎么可能跨海去台湾攻打郑氏。但目前没有远行到欧洲的大商船,因为从前没人想过要去。

如今不说一口气造船去欧洲,搭载别人的船去见识一番总是可以的。

哪怕不先去欧洲,也得去印度洋瞧一瞧了。印度的莫卧儿王朝是个什么光景了?让英吉利人在那里设立据点大搞东印度公司。

这就又给康熙写信了,主要说了访英国商船,然后顺理成章问了另一件事。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