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2页(2 / 2)

加入书签

大概二十出头。

陈子惠故意将她的年龄往大提了几岁。

二十出头?

皇帝将这个年龄默念了一遍,过往纷纷入目。

若年龄真的是二十出头的话,自小就生活在匈奴那里,跟那件事情就扯不上关系。

那你放她的人走,作何解释?

昨夜,知道匈奴人会来,皇帝在暗中派重兵埋伏好了,若是匈奴人来了,将他们一举抓获轻而易举,如今他们能逃出京城之外,必然是陈子惠那里出现了披露,或者说是故意的。

可陈子惠知道,江星阑敢带着人走入他们的圈套,是有所准备的。

那处密道,她赌中原人当中没有人知道,或者是知道的,也不敢说出来。

陛下不欲吞并匈奴?

欲要,只是

皇帝苍白的脸上显出无奈的神色。

匈奴在北境骚乱,早为祸患,几乎每年都要派兵过去镇压。

吞并匈奴的事情,他想过,只不过如今不及前朝之时武德充沛,能带兵直踏破匈奴的王帐。

这件事情于他来讲遥不可及,可若是真的成了,能为自己的嫡长子提供一个安逸的环境,自己的功绩能够完完全全地盖过楚王,至于以前残忍的杀戮,都将因为这大破匈奴而掩盖住。

他将是留名史册的一代明君,被后世传颂。

臣想,这便是一个机会。

从陈子惠的眼中,皇帝看到了久违的少年意气。

此话怎讲?

匈奴与中原为敌多年,前朝与匈奴征战 ,多次击败匈奴,仍未能斩草除根,臣以为,匈奴的反抗激烈,并不认同于中原文化。

而这一次,正是一个机会。

右贤王为了让匈奴壮大起来,极力推动匈奴人学习中原的文化,连服装的样式都要仿照中原的宽衣广袖,极力贴近中原的样式。

匈奴人在汉化,可改革哪里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稍不谨慎,便容易引起大乱来。

随着改革的推进,必然有一部分人会认同中原的文化,而有一部分的人会持坚决反对的态度,到时候,两方人内斗,他们可以作收渔翁之利,同时收获一部分已经融入到中原文化的。

这是几百年来,可遇而不可求的机会。

臣放他们走,便是存了这份心思,想为陛下除去匈奴这个心腹大患。若是功成,陛下可载入史册,为一代明君。

若是不成,便是再去与匈奴纠缠,不会有比这再坏的结果,改革非一蹴而就,短时间内,只要中原不内乱,匈奴想要与中原抗衡,吞并中原浩瀚的土地,无异于痴人说梦。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