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页(2 / 2)
而边境的谢兵们实在压力太大,无论他们怎么杀越境的游民,游民就跟蝼蚁一样不怕死爬来,最后将不少谢兵搞得精神崩溃,要弃境逃跑。
谢广得知这种情况,他效仿谢兰芝,让手下人去登记游民,然后放进来各地修渠,只要安分守矩,可以派发户籍。承认他们是九晋之民。以后九晋开发出荒地可以分他们。反正慷得是殿下的慨。
谢广有点小私心,又心虚,反正不能再给谢氏添麻烦,还是把压力丢给九晋吧。
岂料事态超出他的想象,流民登记的越多,修渠道就越快,有时候半个月修好了十里,那些人为了个户籍简直拼了命干。
谢广本以为还能拖二三年,毕竟修渠是大工程,岂料流民们的生存意志那么强大。
他又发出话去不可能不兑现,于是就硬着头皮,求李令盖印发了十万份户籍。然而真到九晋之地接受这批流民时,却来了起码三十万人,也就是说,只有三分之一的人有户籍,一个户籍起码十个用。
谢广简直气死,斥骂这群人不仅不守规矩,还给他钻空子。现在人来了,又不能赶走。谢广只能在地方上找那些开城门让人迁移的小将出气。
小将们也十分冤枉,他们面对三十多万人,从城墙一看就密密麻麻的人头,一眼望不到头都在排队,所有人都一副你不让我进去,我就把城挤破的架势吓得不少将领匆匆开门,放他们进来,就是想他们赶紧滚去九晋之地。不要留在自己负责的范围,如果出事,他们可是要担责的。
岂料,小将们发现有这个想法的不止自己一个人,大家都是这么想的,于是这三十万人都进了九晋之地。
李令收到这个消息,直接破口大骂谢广办事不牢靠,给自己添了那么多麻烦。没有能力就不要效仿元帅,硬要跟风。现在好了,那么多人他们该怎么安置?
可好巧不巧,这批人进入九晋之地刚好是农忙之时,李令怕这群人没事干惹是生非,给自己添麻烦,就打发去抢收。
人多抢收起来果然简单多了。
李令本以为三十万九晋之地养不起,但这次番薯花生稻谷都创收后,养活三十万人根本不是什么难事。
李令也没有那么难受,继续盖自己的官印补发二十万户籍,盖了三天三夜,他手都抬不起来。
之后九晋地,本属马家军一起投靠司栖佟的将领,他们镇守九晋时发现一千兵力根本不够用,所以他们上报司栖佟可否扩招?
司栖佟同意了。
九晋各个将领就去招募,本以为没多少人参军,毕竟九晋对比新天京和谢氏简直乞丐窝。待遇不行,连大米都没有。最多吃点大豆粗粮充饥。最好的伙食还是殿下定下的鸡蛋羹。一旬还只能吃三次。不像谢氏一旬吃五次肉,三旬吃一次烤全羊,月底还有一钱一袋米发。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