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 / 2)
的小隶写了一个时辰,终于写好了一篇自已认为最好的一篇投名状。然后从包袱里取出那块淡青色的玉佩,小心地放在了贴身的衣兜里。一晚无梦。
第二天,他穿上那身比较新一点的淡青色袍子,步行着朝青柳胡同走去,一个时辰后,他站在了安府的门前,静静地盯着那两扇气派的大门一刻钟,终于上前,伸出那双骨节分明的手,轻轻敲了三下,门开了,一个新衣新帽的小厮走出来,打量了一下那一身自己都没怎么瞧得眼的半新的淡青色袍子,头不自觉仰了仰,问:
“找谁呀?”
陶疏桐也不多说,取出那块淡青色玉佩,双手捧着递向小厮,“烦请小哥通报安大人”。
小厮看了他一眼,接过玉佩,转身慢悠悠地晃进了大门。
半刻钟不到,小厮又出来了,风风火火地,前面一个身穿红绸官袍的大人也是快步如风,走到大门口,双手捧着那块淡青色的玉佩,神色恭谨,四下望了望,见只有一个瘦书生站在那里,脸上滑过一丝疑惑,但还是冲陶疏桐拱了拱手,问 :“这玉佩可是小友呈上?”
“小生陶疏桐,拜见安大人。”揖手还礼,并未抬头。
“快快有请”,红衣大人脸上带让小后生如沐春风的微笑,亲和地发出邀请。
穿过安府那九曲十八弯的回廊,绕过三座气势磅礴的假山,终于来到了大人的书房。
刚一落座,新衣小厮的茶便端来了,脸上绽放着跟漂亮茶汤一样漂亮的笑容。
“不知这赠小友玉佩是何人呀”,安大人双手递还玉佩,微笑问道 。
“是小生的一个朋友,分别时嘱托在下来京时到这找他”,陶疏桐不动声色,心下却忖道 ,难道这不是少年的家?
安大人盯着陶疏桐片刻,道 :“这是我外甥的玉佩,即是他的朋友 ,还请在鄙府住下,望北出远门了,还请在此静等些时日”。
”谢大人好意,小生来京城是为参加恩科考试,因在京中无亲友,才冒昧来贵府请大人作学生的引荐人,万望大人垂怜。”再次起身行礼。
“ 原来如此,小友放心,你把卷子给我,我署名后今天就带到礼部”。安大人很爽快地应下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