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0页(1 / 2)

加入书签

献不献的只是一个由头,只要成功了,沐氏水车就能留名青史,作为研发者自然也会留下一笔浓墨重彩。

杜少煊略一沉吟,“在渭河畔有一大片军田,不方便浇灌,不如就在那边试一试?”

沐晚晴忍不住多看了他一眼,这选址妙啊,心怀军民,大公无私的人设就立起来了。

杜家能屹立百年,不仅仅是靠军功啊。

“可以,一架水车能浇灌一千亩农田,到时邀请凉城百姓亲眼见证,不知可否?”

门外的百姓们求之不得,“小将军,请允许我们过去看。”

杜少煊微微点头,“行,到时大家过去看看,晚晴姑娘,你需要什么尽管开口。”

“这是我想要的材料。”沐晚晴没有跟他客气,拿出一张写满字的纸,“再派一批工匠给我,择日不如撞日,不如就今天开始吧?”

“太好了,就今天。”

两人不约而同的扭过头,就见孙同知满眼热切,比他们还要激动。

孙同知眼巴巴的看着沐晚晴,“沐小姐,若是成了,你就是西凉的大功臣。”

就算她交了那么多税,也没有得到这么高的赞许。

只能说,国之根本是土地。

在农业方面做出一番成就,造福一方百姓,比赚再多的钱还要劳苦功高。

这是沐晚晴的计划之一,只要成了,凉城的百姓必然感激她。

民心所向。

得到无数拥戴的她,就能进行下一步计划了。

“不敢,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身边的人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她虽然是一个未及笄的少女,看着柔柔弱弱,但,一番话说的荡气回肠,掷字有声。

这一番话出自于《礼记·礼运篇·大道之行也》,是无数人梦想的大同世界,也是圣人一生追求的方向。

却忽然出自一个弱质女子之口,让在场无数人深受震撼。

他们十三四岁时,可曾立下这样的志向?

孙同知像是第一次认识她,深深一拜,“沐小姐,你志向高远,孙某佩服。”

沐晚晴微微侧身避开,“不敢不敢。”

孙同知是最积极的,第一时间调齐工匠和所需材料,催促沐晚晴坐上马车,赶紧干活了。

沐晚晴看向父兄,“把我父亲和两个哥哥带上,他们也有一定的经验。”

“行。”

“这期间小吃街……”沐晚晴在马车旁磨磨蹭蹭,很是不放心。

杜少煊拍着胸口保证,“你放心,我派人守着小吃街,谁要是敢去捣乱,定不轻饶。”

孙同知也做出承诺,“我保证,小吃街和您的族人就交给官府保护,绝不会出岔子,你就安心的搞水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