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2页(2 / 2)

加入书签

新娘子总算被扶着出来了,大伙儿热热闹闹地起哄。白大夫请了一位福寿双全的老妪,将谷豆朝着花轿里里外外撒了一遍,这才让人压了轿让新娘子上轿。

“新娘子上轿喽——”

“新娘子上轿喽——”

小娃儿们欢腾起来,新娘子站立在花轿前,停下了。

刘喜婆着急让他们在下雨前到男方家里,扶着她往前推了推。新娘子抬步进了花轿。

小胡子急着直打自己的手。

新郎倌盯着新娘子进了轿,笑容越发地大,他照长辈所说骑着马绕着花轿转了三圈,他看上去不会骑马,笨拙地勒着马头,好几回拉不回来,惹得众人哈哈大笑。好不容易转够了三圈,刘喜婆让轿夫们起轿。周围一群人却围了上来,笑着闹着拦着不让走。刘喜婆定睛,原是邻居们见新娘子没什么娘家人,感恩平时白大夫替他们看病,便自发地当新娘子娘家人,替她障车惜别。

一时热闹,丫头看得津津有味,忽闻马蹄声四起,她皱眉警惕起来,一面笑道:“好了好了,咱们让新娘子起轿罢!”

人声鼎沸,没人听见丫头在说些什么,丫头抬高声音喊了两三回,才止住势头,轿夫吆喝着起轿。硬蹄踏地之声越发清晰可闻,一群黑衣绣菊的男子头戴草笠,骑着高头大马,勒马停在巷子口。

第四十八章

“那是黑菊派!”人群中不知谁说了一句。

原来是一群江湖人士,怕是要往老巷口过路,看见有喜事便自发让了路罢。丫头松了口气。

花轿抬了起来,新郎倌意气风发地由人牵着马走在花轿前头。有人打了炮仗,鞭炮噼里啪啦地响,人们欢呼起来,其中娃儿们的声音最为响亮。于是敲锣的敲锣,打鼓的打鼓,一行人热热闹闹地往城郊去了。新郎倌的屋子在城外的桃溪村,那里本没有村子,只是许多佃农们长年在桃溪山下劳作,又离玉州城太远,先有几户人家就在山脚下盖了几座茅草屋,久而久之,便成了桃溪村。村子里全是佃户,种的是定西侯府的地。

新娘子坐在花轿里,丫头坐在牛车上跟在后头,走得并不快,途中果然如刘喜婆所料,下了一场雨,竟还是场暴雨,幸而路上有一新建的驿站,还不曾使用,迎亲队伍抬着花轿躲了进去,大伙才没成了落汤鸡。这场雨来势汹汹,许久也不见停。刘喜婆站在屋檐下来回踱步,唉唉作叹,比新娘子还焦急。新郎想找花轿里的新娘说会话儿,刘喜婆不让,说是不吉利。待雨停了,刘喜婆催促着人赶路,但他们到桃溪村已是下午,新郎倌的老娘板着一张脸,叫人迎了新娘子。新娘子被迎进了屋子,与丫头一齐在屋子里枯坐了许久,也不知道外头在准备些什么,迟迟没有动静。新娘自发取了盖头,叫丫头去给她找些吃的来。丫头才去后头去无人的厨房找了半个馒头,新娘子一嘴还未下去,这边刘喜婆进来叫拜堂了。新娘子匆匆吃了一口,其他的被刘喜婆夺了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