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页(2 / 2)
是他们孟家族里的,那两兄弟年龄比他大不了几岁,但人家辈分比他高,他得喊人一声叔。
两兄弟是同父异母,当初分家时,家里的田地都是均分的,两老身子骨也还健朗,自己也留了地。
村子里分家都是这样分的,出嫁的姐儿哥儿不算在内,老人还能干的先给自己留点地,剩下的田地家里儿子均分。
但坏就坏在,有了后娘就有后爹,老大是原配生的,原配去世后他记事了,进来的后母开始还好,等有了自己的孩子后就有了区别。
也不说是苛待,总之是偏心。
爹也偏心。
虽然后来分家田地看似均分了,但两老手里藏着的钱,那可都是给了老二。
本来这也没什么,但坏就坏在老二娶了个厉害的媳妇,尤其是这两年,那老二媳妇总在春耕的时候将自家分的地的地标往老大那边移,企图多占点地,老大娶得是夫郎,不说多厉害,但也不是个肯吃亏的主。
然后就变成了一个想占便宜,一个不愿吃亏,这两年春耕秋收地里总要来这么一出。
老孟家的地不在这边,但这两兄弟的事没少在村里传。
这两年天干,雨水少,收成也少,再怎么精心侍弄庄稼,但老天爷不赏脸,最后交了税,日子也是紧巴巴的。
因此老二媳妇总想多占点地,前几年还好,也就是这两年才总是上演这一出。
孟家族里跟村长说也没用,这两年大家日子都不是很好过,今年要是雨水再少,秋收的时候怕又是一场闹。
这也是为什么孟一宁想着将耐活产量高的土豆玉米跟红薯拿出来的原因,实在是这两年雨水少,不到干旱的程度,但就是不怎么下雨。
粮食的产量一年比一年低。
上窑村有一部分的田靠近河的产量还好点,浇水方便,勤快点就行。但离河远的田地就不行了。
人为的浇水又怎么可能顾得过来,加上河离得也远,天热的情况下,人不中暑就不错了。
孟一宁家的这块地是上等地,但离河挺远,以后浇水也是个问题。田倒是在离河近的那一部分里面。
跟着看了一会儿,孟一宁就弯腰接着松土,还有最后一块地,松完下午就可以去把田收拾一下育苗了。
原本以为这事儿跟自己没关系,哪知道这火烧到了自己身上。
眼看着快中午了,孟一宁看着还剩一点的地拿着锄头往家走,就在走到孟家两兄弟的地这边的时候,一道指桑骂槐的声音就传了过来。
“这要不是有人把地拿回去了,咱家今年的日子也不用这般紧巴了。你说嫁人就嫁人吧,这酒席还没办呢,就把自家的地都给赔进去了,到时候人要是再被退了回去,那可真是丢人到家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