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0页(1 / 2)

加入书签

公子为宋小姐而来,此番旧疾复发,卧病在床,宋小姐只在他醒来那日看望过。公子心里,应当很难过吧?

“是。”她放下手中的衣物,跟在谢沉身后,出了门。

听闻谢沉告辞,宋庄主上下打量他几眼,问道:“身体恢复得如何?何故这般着急离去?可是明月山庄出了什么事?”

并非如此,而是……

谢沉拱了拱手,答道:“已叨扰许久,不便再给庄主添麻烦。”

宋庄主说了几句挽留的客套话,见他执意告辞,就让大弟子送他出山庄。

从头到尾,韶音没有出现。

“小师妹早几日便离开山庄了。”送客到山庄门口,大师兄好心说了一句。

谢沉微怔,随即面露苦笑,原来如此。

他还以为她烦了他,不愿意看见他,因此提出告辞。却原来,她早便离开了。

拱手拜下,道:“多谢师兄。”

转身,登上马车。

大师兄看着马车离去,“啧”了一声。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他们小师妹追在他身后跑的时候,他做什么去了?摇摇头,收回视线,转身迈进山庄大门。

韶音同何情已经走了三分之一的路程。

先去了芦花镇,看了看何情的家。

那座茅草屋,不过两个月没住人,看上去已经不像样了。何情从床底取出了生锈的剑,打算带在身边——他以后都不回来了,欢乐谷有他的事业。

临走之前,他拜访了邻居们。

他的邻居们与往常没有分别,穷的穷,困的困,老的老,幼的幼。韶音跟他一起,为陈婆婆修了屋顶,帮李爷爷补了水缸,给几个孩子抓了抓虱子。

有意思的是,镇上有户人家有意招他当上门女婿,人家姑娘对他也有意思,还常常买他的菜。但他一点儿没察觉到,说跟韶音走,就跟她走了。这次一回来,撞上人家姑娘,姑娘眼圈儿立刻红了,扭头就奔回家了。

然后喊来了她的父母兄长。

“呼!”策马奔出十余里,何情才吐出一口气,抹了抹额头,“多谢小姐。”

如果不是韶音代他赔罪,为人家姑娘送了两块布,四样点心,二两银子压箱底的钱,并允诺日后她成亲,可以去欢乐谷游玩,他只怕要被姑娘家人绑去成亲了。

逃,倒也是能逃的,毕竟他乃江湖中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这样一来,姑娘的名声就不大好听,着实是一桩为难事。

“你当真没察觉人家的心意?”韶音骑在马上,笑着看向他问。

何情回想往日,犹豫了下,说道:“不敢想。”

的确有个姑娘,常光顾他的摊子。他只当自己卖的菜好吃,没敢想别的。

韶音又笑:“这回人家明明白白地说给你听,你怎么也没同意?不想成家?”

成家?何情摇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