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0页(1 / 2)

加入书签

你既住了人家的屋子,叫你干点儿活,当个厨娘换取住所和钱财也是十分合理的吧?既然名份上是厨娘,那来给主人家送些吃食,也是理所应当。

至于为何曼娘后来去了梁晗的院儿里,梁大奶奶尽可以用自己毫不知情,是曼娘胡乱走动。横竖她也恰好是在要出门的时候遇到了曼娘,只要吴大娘子不深究,她也顶多就落得个失察的错处。

如此,吴大娘子如愿撇清了自个儿的儿子同曼娘的关系,梁大奶奶也可以顺顺当当洗脱了指使来路不明的女子引诱嫡出弟弟的罪名。

可梁大奶奶偏偏否认了是自己叫曼娘来送点心的,非要抱着看好戏的态度,说曼娘是来给梁六郎送点心的。

这事儿就有意思了。

既然是来给梁六郎送点心的,以前又从未上过门,梁大奶奶为何不去梁晗或是吴大娘子那里问一声,便支使门房将人放了进来?吴大娘子查问了门房,听说还是梁大奶奶亲自给这曼娘指了梁晗的院子在何处,曼娘才找过去的。她都不知道梁晗的院门往哪里开,又怎么可能是梁晗叫来的?可见梁大奶奶就是存了心要让梁晗着了这曼娘的道儿啊!

于是,她此话一出,不只是梁大郎,便是梁伯爷的脸也彻底黑了。

他知道庶长子有些能耐,对于这个儿子暗地里给嫡房使绊子的事儿,他也不是一点儿不知的。只不过为着家庭和睦,一直装聋作哑罢了。

可现如今,引着未娶妻的弟弟去沾染卖唱的,传扬出去,不只是梁晗不好娶妻,整个梁家的名声都要给带累了的!不少高门嫡女,那都是有“绝不与娼妇同一屋檐”的家训的,说的便是夫君可以纳妾,却只能纳良妾。似曼娘这般的,放在稍微讲究点儿的人家,便算是被占了身子,也是决计没有上主母跟前儿敬茶的机会的。

想到这儿,梁伯爷也怒了,“老大媳妇儿,既然知道她是来寻六郎的,也知道她的出身,你作甚还要将她放进来?存心毁了六郎不成?”

梁大奶奶到了这会儿,还不知道自己哪里说错了呢,一脸委屈道:“父亲这说的又是哪里的话?我不过是觉着她点心做得好,六郎也极喜欢她做的点心,又想着六郎这些时日心情不好,常常借酒浇愁,吃到心仪的点心许是能让他好受些,才发了好心放她进来的呀!我的心是好的呀!”

吴大娘子冷哼一声,翻了个大大的白眼。都这会儿了,还想着给她儿子上眼药呢,那不能够!于是,她装作没注意到梁大奶奶口中“借酒浇愁”这一点,径自说起了曼娘的事儿,“老大媳妇儿说,你很喜欢吃这位,叫什么,曼娘的?做的点心?那不若,我将她给了你家官人,往后啊,你成了她的主母,还不是想吃多少点心就有多少点心,保管叫你吃到吐!”

说罢,也不管梁大奶奶、梁大郎并曼娘三个倏然瞪大的双眼,又提起了站在一边儿的春珂:“说来,今日还要多谢春珂姑娘来报给我这曼娘的事儿,我才好及时赶到呢!我想着,她在咱家住了这么久,和你又不是亲姐妹,父母具在,却在个远房表姐家住了这许多年,传扬出去只怕她也不好嫁。又想着,你不是和她镇日里‘姐姐’‘妹妹’什么的叫得亲热么?可见是极喜欢她的,不若就两门喜事一起办,叫她和你做了真‘姐妹’,你看怎么样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