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8页(1 / 2)

加入书签

平宁郡主心中咯噔一下。她这话问的是可有婚配,可实际上,便是在告诉自己,人家看上了齐衡,她不得再将齐衡配给旁人的意思。

实则,平宁郡主心中是很看不上邕王一家的。虽然兖王的才干算不得拔尖儿,可到底是有几分小才的。邕王却甚是平庸。除了占了个长,再加上妻妾成群,又给他生了一堆儿女,他还有什么好处?而且,平庸些也便罢了,做个守成之君,也未尝不可。可偏偏他为人还甚是霸道,手下人也有样学样,他手下的官员,没少做欺压底层小官和百姓的勾当。至于他的妻子邕王妃,此前在席上也见过几回,这次又是用这样高高在上的姿态同她谈论儿女婚事,可见也是个邕王一般性子的。这两人生出的女儿,又能是个什么好货色?

可平宁郡主到底担忧未来邕王上位,面上不显,心中却想着拒绝的话。

邕王妃似乎瞧出了她心中的思量,勾唇讽刺般的一笑,“听闻前些时候,荣家请郡主上门了几回,怕是荣家姑娘,也瞧中了你家小公爷吧?”

其实,身为长辈,既然婚事未谈定,平宁郡主本不该胡乱议论,以免损了荣家姑娘的名声的。可既然邕王妃主动提起了荣家,她为着自己的儿子,也就顺势拿荣飞燕当了一回挡箭牌,“是呢!她家都与我说了好几回这事儿了,只不过我想着,我家那个不成器,上次科举也未得中。还想叫他再考一回,得了功名再议婚事呢!”

言下之意便是,一来,我儿子暂时不打算议亲;二来,这议亲也有个先来后到吧?荣家先提的这事儿,您啊,先同荣家商定商定,到底谁家姑娘嫁我家元若再说吧!

邕王妃此时却是笑意更甚,转而提起了另一桩事儿,“前些日子,元宵灯会上的乱子,郡主定然也是知晓的吧?”

平宁郡主不知她此时提起此事意欲为何,回了句:“自然是知晓的。”便静待下文。

熟料,邕王妃接下来的话,却让她如坠冰窖:“郡主大概不知其中的官司吧?那日,荣家姑娘啊,差点就被人掳走了!荣妃央着官家,封了元宵灯会,巡防营搜寻了整整一夜,都没寻到那歹人呢!”

平宁郡主也算是见多识广,一下子就听出了她的未尽之意,一下子就瞪大了眼。

毕竟,荣家虽是泥瓦匠出身,可因着荣妃,在官家面前也甚是有体面的。他家的女儿差点儿丢了,竟引得官家封元宵灯会,其荣宠便可见一斑。可这样的情况下,都没找到那贼人,可见动手的人,权势甚大。要么,便是能在官家的眼皮子底下,藏住了人;要么,便是权势太甚,如今身体也大不如前的官家都不想掺和进这事儿里。

再结合邕王妃的话……

只怕,这动手之人,正是邕王府!

她是在威胁自己,如果不把元若配给嘉成县主,她家的下场,也不会比荣家姑娘要好!

若是元若身子无恙,她被这样威胁,只怕已经低头认了。可偏偏,儿子有那样的毛病……若是婚后被发现,这不是结亲,是结仇啊!恐怕更要得罪邕王一家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