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1页(2 / 2)

加入书签

可那用来诬陷淑兰的衣裳被取出后,盆中的水却明显被染色了。衣裳的颜色也黯淡了不少。

终是铁证如山,真相大白。

作者有话要说:

啊啊啊啊这个部分好难写我终于写完了!果然还是甜甜的感情线适合我呜呜呜???

第34章

几日之后,官府的调查结论出来了。

是汴京中最大的成衣铺子,名叫锦绣阁的,因着最近半年来生意被豆蔻华年抢走了不少,老板心有不忿,偏偏又制不出比豆蔻华年更好的衣裳,这才用了这种不光彩的手段,想将豆蔻华年挤兑倒。这样,他们就又可以一家独大了。

段应臻早有预料,这几日也没闲着,吩咐手底下的人收买了京中的小乞丐、货郎这些成天走街串巷的人。官府那边一有动静,这些人便行动了起来。

锦绣阁恶意诋毁竞争对手的消息,便在汴京城中,和长了翅膀似的,飞快传播着。

淑兰总算放下了心。命人给段应臻传信,说家中婶婶设了宴,想要感谢他这次鼎力相助。

段应臻却是回信说,“在下此举,也是为了维护玲珑阁的清名,盛姑娘不必挂怀。设宴便不必了。这次离家,原本是为了生意上的事,要到西北的沙漠去。途中听说了姑娘有难,特来相救。现如今事情已然解决,在下即刻便要启程了。若姑娘挂心,三月后,雨澜轩,再同姑娘手谈一局。”

竟是连再见一面的时间都没有,便要走了吗?

是他并不那么想同她再见,还是……他真的就那般忙碌呢?

淑兰下意识地否认了前一种可能。随后便默默感叹,他这般运筹帷幄,成竹在胸,便是在这样日复一日的奔波中,练就的吧?

到何时,自己才能够成为他这样的人呢?

淑兰心中暗暗期许着。

可理智又告诉她,她永远也不可能像他一样。

他的见识广博,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很小的时候,就跟着父母走南闯北。他的冷静理智,也无疑是在日复一日的商场沉浮、针锋相对中锻炼出来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