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7页(1 / 2)

加入书签

听冯达这么说,方瑜对古代平庸官吏的认知更全面了。

他说:“现在情况还没这么糟糕呢,咱们可以先通知底下的村镇,让他们做好准备,减少感染风险。”

冯达在屋里来回踱步,焦虑地说:“能守住这一个县城就不错了!外面的村子也没个城墙,也拦不住那些带了病的流民走商,说什么都没用。”

“试试吧。要不然周围的地方都传染上疫病,咱们乐平县也没办法独善其身。”方瑜把他写出来的村庄防疫办法拿出来给冯达看。

冯达前所未有地认真看着,只见这上面还有直观的图画展示。

作者有话说:

半章,明天多写一些。

第155章 暴力监工

冯达看完后, 觉得可行,但也只是理论上的可行。

“派谁去北边的村子督建呢?谁又乐意离开县城去干这种可能会丢命的苦差事呢?”

方瑜说:“只是从河东镇到县城一带,还很安全, 疫病离咱们这还远着呢。”

冯达又说:“就算是我派人下去了, 那些无知小民也不会乐意挖沟堆墙的, 这又不是徭役,还是寒冬腊月的。说实话,我都怕他们出去干活时再染了风寒病死。”

这也是一个问题啊。

现在的村民大多都是勉强温饱而已,大冬天吃得少穿得也薄,再赶人家去外面干活, 都不用等到疫病传过来,就直接有人病死了。

方瑜发现他想得有些过于理想化了。

多亏冯达的提醒, 他才想到这些。

方瑜和冯达商量了小半个时辰, 最后才想出来比较节约人力的办法。

在主要的大路上挖沟设关卡,阻止疫病区那边过来的商队和零星流民,以期达到阻隔疫病的目标。

冯达立刻叫来几个有拳脚功夫在身的心腹家丁, 给他们带上充足的干粮盘缠,又交给他们代表县衙的书信、腰牌、告示和路引, 让他们即刻奔赴河东镇, 传达他的命令。

方瑜也没闲着。凌河村是他重点建设的试验村,必须要保护好。

回家后, 他也找了心腹家丁,直接带信给宴二郎, 让宴二郎带领村民照着他最初的构想进行建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