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0页(2 / 2)

加入书签

方瑜和冯婉挤在一处,亲香地说话:“兵部尚书到底有多少个孩子啊,按理说幼子幼女在父母那里多少能多得些看顾吧。”

冯婉一提这事就笑了,给丈夫科**城里有名的兵部尚书王演丞:“这位大人出身京城官宦世家,从小就有神童之名,十七岁就考中进士,是本朝年龄最小的进士。”

“娶的呢也是当时吏部尚书的嫡次女,仕途上也是一路高升。只不过他这人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好色,世人都说是风流。”

冯婉挑挑眉,一脸不认同地说:“这位王大人府上姬妾婢女成百,王大人的管家每月还要特意出来采买美貌少女。坊间更有传言,说王大人不可一日无女。”

“这话肯定有点水分,不过王大人膝下确实充盈,如今长成娶亲的儿子就有七个了。我听张夫人说,不算夭折的,她娘家现在总共有十三个兄弟和十八个姐妹。”

方瑜啧啧称奇,叹道:“难怪张夫人在家不受宠了,她既不是嫡出,排位又在中间,估计她嫁妆也不会太丰厚。”

“再不丰厚也比寻常人家的女儿强,那嫁妆也足有六十四抬呢。”冯婉觑看丈夫一眼,声音打弯地说:“哎,要是你能有这么多的儿女,奶奶肯定会很高兴的。”

方瑜乐了,知道冯婉这是担心了,就打趣地摸她的肚皮,说:“十多个孩子,那你该多累啊,估计你这肚皮也撑不住啊。”

“少生优生,幸福一生。”方瑜说起了现代还宣传独生子女时的标语。

小两口相视一笑。

冯婉扭捏着抠方瑜的盘扣,娇娇地说:“别人家都说多子多福呢,偏就你和别人不同。”

方瑜也很会和妻子打情骂俏:“你个小没良心的,我这不都是怕你辛苦嘛。我说多子多福好,又不用我怀孩子生孩子,到时候吃苦受累得可都是你呢。”

“为你吃苦受累我乐意!”冯婉主动亲上方瑜的唇,甜蜜地说:“我想给你生孩子!”

怀里抱着这样一个满心里都是你的小女人,方瑜又怎会不爱。两人很快就坦诚相见,在卧室里嬉戏到天黑,才想起吃晚饭。

与此同时,方瑜的工作也很快步入了正轨。

他为人和善谦逊,顶着探花的名头又有真才实学,翰林院的众人对他印象不错。

修编的工作很规律,因为上面还有很多翰林官顶着,所以平时并接触不到什么起草诏制的重要活。

方瑜现在正帮着侍读学士修订景徽帝一朝的国史呢。但凡是皇帝大都会很重视史书记载,当今圣上也是如此,经常对修史工作下达皇命,搞得几个学士经常要改来改去,生怕揣度错圣意。

除了这项常务工作,方瑜还要按着轮班进宫值夜,以备皇帝夜晚读书时要召见翰林问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