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8页(1 / 2)

加入书签

方瑜就这么地混过了一个多月。

是的,一个多月。

京城的会试就是这么的有排场,判卷子十分郑重,需要经过层层审查,每张卷子都要有数个饱学之士进行批阅,然后才能确定最终成绩。

到了三月末,京城贡院大门初的金榜贴出。

这天,方瑜和冯晋相携而出,到地方时天还没亮呢。

金榜也还没张贴出来。

“不会不是今天出榜吧,是不是咱俩太着急记错了啊?”方瑜擦着头上的汗,新丝帕已经半湿。

冯晋也是浑身冒汗,他用外衫的大袖子随便划拉两下,这时也不在意什么文人风度了。

“不会吧,你嫂子也说是今天,还有这人多多啊,肯定是今天吧。”

这时,几个宣北的考生看到方瑜在这边就都凑了过来,心不在焉还要寒暄着:“方解元,冯举人,你们也来啦。”

方瑜回了一礼,连忙问:“是今天出榜,没错吧?”

“是今天,应该没错。”那几个考生七嘴八舌道。

等到天大亮时,那几个奉命来张贴金榜的衙役才在壮硕的兵丁护卫下慢悠悠地走来。

等着看榜的举人老爷和他们的家人一窝蜂地都涌上前去,比菜市场抢菜的大爷大妈们还没素质。要不是官兵们拉手围出了个人墙,说不准这金榜就被谁给抢飞了。

第一张贴完,方瑜立刻就在第一列上看到了“方瑜”两个字!

方瑜激动了,手脚都不听使唤地颤抖起来,靠在跟着的小厮身上,顺着往后看。

第五名,方瑜,宣北同宁府乐平县人士。

是他!没错!他从没听说乐平县还有哪个举人叫方瑜的,除了他!

“恭喜方解元!”

其余几个人刚看完第一张榜单,没有他们自己,在第二张榜单张贴的过程中,他们头也不回地大声恭喜着。

看榜的人群好生热闹,其中偶尔夹杂着诸如,“我中啦!我儿子中啦!我爹中啦!我家老爷中啦!”的高昂喊叫声。

方瑜被两个男仆掺扶着,呆呆站在原地边乐边看金榜上他的姓名,直到冯晋高兴地扑到他身上。

“老弟啊,我也中啦!哈哈哈哈,我也中啦!”

冯晋抱起方瑜,原地转了三圈,把方瑜都给转晕了。

然后他又大笑着手舞足蹈地跑了半里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