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5页(1 / 2)

加入书签

下山时,他们三人还遇到了一位许久未见的贵人。

一番交谈后,方瑾说小鱼弟弟应该请他吃饭,还得去城里最好的馆子点最好的菜。

作者有话说:

牙疼的我,终于不用半夜更新啦,眼泪哗哗哗的。

话说,我家傻边今天踩我脚了,我让她别踩,她不听,我就呸她,把她呸懵了,哈哈哈哈哈!

还有就是,我家边边和我一样不爱吃韭菜馅的包子,咕咕哒!

第93章 贵人提携

“说起来我们也有五年未见了。”那位富家老爷摸着胡子含笑道:“要不是你身边跟着刘秀才, 我也认不出你来。嗯,不错,长高了也长壮了, 还是府城的水土更养人, 你过两年也要下场去考乡试了吧。”

方瑜拱手道:“回知县大人的话, 学生下次还要去省城参加乡试。”

他们三人在下山的半路上遇到了私服出游的乐平县知县冯大人,刘勤书就领着两个小舅子过去请安问好。

私下里,冯知县是很平易近人的,谈吐也很风趣,遇到本县的学子就多聊了几句, 本着父母官的职责还特地多关心了本县学子的学业情况,还说有困难就来找他。

冯知县听方瑜回话的意思, 就有些吃惊, 问道:“你去年就考了乡试?才多大啊,你家人和师父也放心。”

方瑜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学生就是想下场试试,没想到乡试与院试相比竟然难上如此多, 到底还是学生年幼轻率。”

冯知县重新打量方瑜一次,看这后生面红齿白, 体格匀称, 身上朝气十足,心里不由得更看好他几分。

他捋着胡须说:“你本就有神童之名, 想要下场尝试也很正常。你三场都考下来了?参加完乡试有何感想啊?”

方瑜恭敬答道:“都考下来了,只可惜才疏学浅, 名落孙山。考完乡试后, 学生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 只知道书本的知识, 对时政民生多有不知, 做出来的文章也是花架子,并不是真正的策论。学生打算以后多了解世间百态、民生疾苦,只是现在还不得其法,只能没事多在外面转转。”

“哈哈,你从乡试中得到这些启发也不算白费功夫了。”冯知县欣赏地看着方瑜,含笑道:“你不过是舞勺之年,就有如此见识了,还能毫发无损地考完三场乡试,并不挫锐气,前途可期啊。”

“既然能考下乡试,想来你四书五经已经烂熟于心,剩下的就要靠见识和阅历上的积累了。”

冯知县起了惜才之心,打趣道:“我身边还缺一个替我处理文书杂物的书童,不知道方小秀才肯不肯屈就啊?”

方瑜的眼睛闪亮亮的,立马应答:“学生乐意,多谢大人抬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