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页(2 / 2)
方瑜受先生的恩惠颇多,他考上秀才后就想着该给先生送什么礼物来表达他的感激之情。
想来想去, 他现在虽然手头宽裕了却也比不上刘家家底殷实, 现在还无法从物质上回馈先生,那就从精神层面来吧。
读书人最看重的就是好名声了, 方瑜就打算敲锣打鼓地去给先生送牌匾,这样还能在县城里再宣传一下刘家私塾的招牌。
方家的三个男性长辈都跟着一起去了刘家, 方瑜雇了一支平时专门迎亲奏乐的队伍, 拿着刻有“桃李满天下”的牌匾, 一路从最热闹的街市穿过, 伴着欢快的曲调来到刘家私塾大门前, 许多好事的闲人和小孩子跟着过来,现场十分热闹。
刘秀才也听方瑾讲了方瑜的安排,心中十分受用,深感学生的贴心和尊敬,等听到外面的通传就去了大门口,接受了方瑜送的牌匾。
这场师生情的大型作秀活动十分成功,全县城都听说了这场热闹,刘家私塾今年的束脩费再一次迎来增长,前来报名的家长比去年还多。
送完牌匾,刘秀才留方家人吃饭,午饭过后又和方瑜谈了学业的安排。
方瑜是有些犹豫的。勤书师兄是再过五天就回同宁府读书了,他昨天还问了方瑜要不要跟他一起走。
跟着勤书师兄一起走其实也不错,在外地读书学习更静心,他还能提前进府学报道,那里的师长水平肯定更高。
只是他又不着急参加乡试,提前几个月准备也没有必要,家里刚搬过来还有许多事需要他来打理,他总要给家里定好大方向才能放心地离家求学啊。
刘秀才知道他的这个学生心气高,怕方瑜不顾身体还要拼着去省城考举人,就恳切地说道:“你就在家里过个年再去府学吧,这也是尽孝道。你明年可千万别跟着你师兄去省城,乡试熬人,别说你现在才十岁,就是再过三年我都不放心你去考。你先生我在二十岁时第一次去考举人都差点没挺过来,你要引以为戒。”
方瑜点头道:“学生知道,必定会听您的话,过完年再去府学读书。”
“嗯,到时候你就和勤书舅舅的商队一路去,到了府学也有你师兄照顾你。”刘秀才早就替最器重的学生想好了之后的安排。
等方瑜的生辰过完,方老太太又留两个儿子多住了几日,全家人一起来看关秋茗的相貌人品。
关秋茗提着不少礼物来方家正式拜访,两家还没明说婚事,也没有先请媒婆,这其实有些不合乎常理。
方瑜是不在乎这些,他想让三妮先看看关秋茗,尽力让婚事开明一些。方老太太则是想先问问关秋茗的生辰八字,然后再找人算一算,看这关秋茗的命数到底会不会妨碍方家的运道。
关秋茗自觉比不上方瑜这个秀才的地位,就完全听从方家的意思。
这次拜访很成功。
方老太太觉得关秋茗的面相不错,家里条件又好,还是个读书人,只要八字算出来没有问题就可以定下这门亲事了。
三妮和关秋茗也在方瑜的安排下见了一面,还简单地交谈了几句。方瑜离远看着这对年轻男女,感觉这两人对彼此都很中意,空气中都有点粉红泡泡的味道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