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页(1 / 2)
安西惊讶,你要拿你的纺织厂去做这个助推器?你可想清楚了,这样干了,纺织厂就彻底进入了大众的视野,虽然能为达西家带来好名声。但名声一向是有利有弊的。
达西第一个这样做,肯定会成为那些纺织厂的眼中钉,甚至其他的厂主们,也会怨恨达西。毕竟纺织厂的工人得到更好的待遇,他们多多少少也得提高一点,不然工人也罢工怎么办?
达西脸色沉静,显然是一早就想好了,达西家是时候该进一步了,有了好名声,才好运作。
安西点头,他不担心达西的能力,既然他想做,那肯定是已经想好了。
正好,工厂那边衣服已经生产的差不多了,商店铺设也完成了一部分,可以开始大力宣传了。既然这样,那就把宣传的重点放在服装厂对工人的待遇上吧。
这样一来,既借罢工事件带动了服装店的生意,又能以实例推动那些工厂主们改革。
工人看到了希望,才会更卖力的为自己争取,也才能促使工厂主们迅速去做。
这是双赢的局面。
两人达成一致意见之后,就分开行动了。
达西去找报社合作,让他们大力宣传服装厂的事,尤其是关于厂里工人的待遇,当然,由于付了钱的原因,不免夹带了私货。
就比如,这家服装厂是生产成衣的,这种模式很新鲜,但生产出来的成衣又漂亮又便宜。
以前做一件衣服的钱,现在可以在店铺里,买到两件服装厂生产的成衣。
诸如此类,只有偶尔提到,就能提高读者的好奇心,从而带动店铺的人流量。
只要人来了,想必就走不了。
毕竟那些衣服,款式又多,做的又异常漂亮,怎么可能不心动呢。
而安西这边,却加紧了生产,以及铺货的速度。
在伦敦,有六家成衣铺开张,其中四家是达西家的,一家是宾利的,一家是菲茨威廉上校的。
这些因为是自家的铺子,所以成本较低,装修好了就行,因此开张非常方便。
但其他地方,就没这么便利了。
他们目前的资金不多,不能在各地买店铺,因此安西想到了加盟的方式。
利用那些请来的裁缝人脉,把成衣卖给那些店铺,让他们销售出去。
有的人比较大胆,看过样品之后,就和安西签了合同,直接购买进货。
也有的人比较小心,生怕这样做会亏本。安西也不深劝,只和他们签了代卖合同,卖出去一件,给他们抽一层的红利,卖不出去的,工厂会回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