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4页(2 / 2)

加入书签

之后,安西陆陆续续的又收到了几封回信,除了一封是退稿信外,其他的都录取了,有插画的那一封,还额外多付了五元的画钱。

这些信安西都是当着安家人的面拆的,至此,他们也彻底相信了安西的能力,对于安西花大价钱买稻米的事都不说什么了。

只是没想到的是,有了收入的安西还是没让他们放下操碎的心,他们又开始想着给安西娶一个媳妇。

而村里人对于这点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下工后都已经那么累了,他们还有精力来安大伯家串门。

树小子啊,我和你说,我娘家的侄女长的可好了,她还是个初中生,你见了肯定喜欢。

树他大伯,你是知道我小姑子家那闺女的,勤快又懂事,一定能照顾好树小子。

忠子他娘,你可是大伯母,他爸妈不在了,你得上点心,你瞧瞧村里那谁,就是大伯母给张罗的,看小两口对大伯一家多亲啊,你们家树子有出息,要是两家更亲,以后也能帮衬帮衬忠子不是。

安西觉得自己不仅仅是香饽饽,都快成了这十里八村唯一的男人了吧,怎么谁家有闺女都得找人来说一说。

安西并不想结婚,可是在这个年代,大概是很不可思议的事,因此只好采取一个拖字诀。

我养父走之前,怕我找不到亲人,没人给我张罗婚事,所以提前给我定了一门亲,只是那家的姑娘还小,人家里也疼闺女,想着等孩子高中毕业了再结婚,所以大家伙不用为我操心了。

这话一出,他们都很失望,但也不好再纠缠。

安大伯问清楚,那姑娘才十六,至少还需要再等两年,一时间有点焦急,安树已经二十三了。

但这事吧,是安树养父定下的,他倒也不好再说什么,毕竟安树是人家养大的,死前还惦记着帮他定了亲,你怎好说人家定的不好。

因此焦急也没办法,只能干着急。

再一个,人姑娘家也远,没办法找人家商量商量,既然说了两年后,那就再等两年看看吧。

安西无奈,两年后他要到哪里变个姑娘出来啊?早知道就说个四年五年的。

算了,船到桥头自然直!到时候再说。

稻子收割完后,村民们又马不停蹄的翻地育苗,等待下一季的播种。

收上来的稻谷都拉倒广场上晒干,本打算收拾起来,等秋季稻收割完后,一起拉到县里上交。

没想到几天后,却接到了县里下发的通知,让他们把晒好的稻谷直接提交。

安支书不明所以,去县城打听情况。

原来是一篇文章引起的。

前些天,省里一家日报刊登了一篇文章,文章描述了下河村丰收的景象,描述了可亲可敬的农民朋友,表达了身在社会主义领导下的幸福生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