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页(2 / 2)
那他们守着这些地还有什么意义?
除了能吃饱饭,一年到头也攒不下几个钱,比工人们差远了。
而且靠天吃饭还要担心天灾,终究没有朝廷开办的工厂来的有保障,于是更多的人放弃了种田,转而把田卖给了朝廷,而自己想办法进了厂。
与此同时,依然占有大量土地的地主富户们,日子也是越来越难过。农作物的价格一天比一天低,赚到的越来越少不说,人手也越来越难招,招人的工钱涨得还越来越快。
要是再遇上个什么干旱洪水,百姓还能领到朝廷发放的救济粮,可富户家的下人就不行了,毕竟他们不属于朝廷,而是家奴,只属于主家,朝廷是不会发救济粮的。
能怎么办呢?总不能让下人们活活饿死,富裕点的主家只好咬牙掏粮食养活他们,而小点的家族,就只能送还卖身契,给下人恢复平民的身份,让他们去领朝廷的救济粮了。
这样一波波下来,囤聚田地的中小家族越来越少,大量的百姓恢复了自由之身,成了要给朝廷纳税的百姓。
而富裕的家族为了保住自家的富贵生活,不得不拿出家里的积蓄,参与到朝廷的工厂计划中来,他们掏了钱,出了人,能得到一部分股份,未来靠着这些股份,也能吃喝不愁了。
而一些舍不得家产的人,家中的产业渐渐被挤兑,不得不靠变卖家产过活。
对于这些跟不上时代步伐的人,只能渐渐被淘汰,革命的浪潮既然已经开始,就不会为任何人停留。
随着税收的增长和各个工厂的收入增加,朝廷聚集了大量的钱财,基础建设和慈善就因运而生。
基础建设不仅给百姓们带来了巨大的好处,生活越来越便捷不说,抗压力抗风险的能力也越来越强。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岗位,许多被解雇的奴仆都投入了基建的行列,但依然需求量巨大。
为了得到更多的人口,和生产产品的倾销,朝廷启动了远行计划,开启丝绸之路,海上贸易,把商品卖出去的同时,也买入大量的劳动力,以及其他地方的产品,支持周朝的建设。
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原有的教育水平已经不足以支撑现在的需求,学校是最先建立起来的,由国库支持,各地政府合办,各个等级的学校开办起来,招收所有的有户籍孩童。
等这些孩童从各个学校毕业,就会进入各个单位,成为大大小小部门的管理层。而能坚持到最后的,依然参加科举,成为朝廷的栋梁。
只是现在的科举较之以前,改变不可谓不大,由皇帝下令,翰林学士们共同研究,历时五年,才终于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既兼顾了儒家学问的学习,又加强了各种学科的渗透,分科制度必不可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