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0页(2 / 2)

加入书签

火炕?这个皇帝知道,和皇宫的地龙是一个道理的坐炕。

“那样的东西做到屋子里,那确实暖和的很。先生,这个可难?会做的人可多?若是家家户户都有这个,那如何还用担心冬日百姓冻毙?早先先生说,近年气候不定,一年比一年冷,对民生大有妨碍,有了这怕是能解决大半吧。”

“陛下由此仁心,是百姓之福,可惜这万字炕做起来却不容易,会做的怕也不多,百姓也出不起工钱,想家家都有怕是不能。”

“有法子总比没法子强,大不了将这法子放出去,让百姓自己想法子搭建就是。”

虽然说的太过粗糙不负责任,可这确实也算是个法子。

先生微笑着点头,难的夸了一句。

“陛下这法子虽算不得极好,却也算是个善政。”

不是极好?那你说,什么才算极好?

“宫中调拨匠户银钱,以慈幼局等救济所为范,大肆建造,扬仁善之名,那下头总有些个有眼色的会跟着做,而做的人多了,怕是不用陛下放出法子,百姓自己也会跟着学,跟着做,这岂不是更好?到底搭建万字炕也是门手艺,吃匠户吃饭的本事,大张旗鼓的放出去,与陛下名声有碍。”

有碍?难不成还能说他抢了匠户的技艺?这不是北面好些人都知道的本事吗?

皇帝看了看先生,想想刚才先生说的,会做的人不多,默默的吞下了反驳的话。转而点着那几张纸说到:

“虽说事儿都小了些,可叠加起来看,这包家老三,到也算的上是个与民有益之人。”

这个评价不低,不过刚才反驳了皇帝一回,当先生的再拿大,也不由退了一步,免得将人真惹恼了。

“陛下说的是,这包三郎算的上是个将聪明用对了地方的本分人。”

与民有益这个就算了,有点大,本分聪明的批语倒是可以给敲个章。

“对了,他家那些内监可查了?”

看,让包三儿猜对了吧,太监这个身份还是让他们怀疑上了。

“查了,查了,陛下,确实如那包三郎所说,是皇庄、马场内伙房退出去的老内宦,除了幼年刚净身时入宫学过规矩,后来并未在宫中当过差。至于如何去了那食铺,奴婢也查问了,据说其中一人与包三家老家仆同是从慈幼局出来的,是打小的交情,这才搭上了。据闻,那食铺内做工的小子们,也多是从慈幼局领养的。那包三郎可真是个慈善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