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30(1 / 2)

加入书签

旧笑意盈盈道:“守孝不得嫁娶, 本宫自然晓得。然而这并不耽误定亲,咱们先将亲事定下,待世子除了孝服, 再行大婚便是。端阳今年不过十五,三年之后恰满十八,算不得晚。再则说来,咱们比不得寻常百姓人家, 定了婚事拖久了怕生变故。这般, 等上三年又算的了什么呢?”

  柳贵妃打的如意算盘,若是顾思杳仕途顺遂,她既为女儿寻了个好归宿, 又替齐王拉拢了一个得力干将。若是顾思杳犯了什么事,也大可毁了这门亲事,横竖端阳公主是皇帝女儿不愁嫁。结这门亲,于她而言,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姜红菱不知怎么接话下去,答允自然是万般不愿,但若是当面回绝,柳贵妃这样的人,不是他们能得罪的起的,只怕立时就要被扣上一个蔑视公主,顶撞皇室的罪名。

  她心中乱如麻团,略一思索,开口道:“娘娘厚意,我也知晓了。然而娘娘有所不知,我并非世子的亲嫂,只是他的堂嫂。隔着一房,世子的亲事,我是不好插口的。”

  柳贵妃满拟这公主下嫁,于这侯府门第,乃是求不来的好事。一经告知,这妇人必定心花怒放,一口应下才是。谁知姜红菱神色间并无半分喜悦之情,竟还推三阻四,寻了诸般借口,倒仿佛极不情愿也似。

  柳贵妃心中虽已有了几分淡淡的恼怒,但她是久经波折的人,气度自与寻常人不可同日而语,面上笑意渐淡,却也不见什么怒意,仍旧热络道:“原是这样,倒是本宫失察了。既如此,本宫还当去问问世子才好。”说着,向左右吩咐道:“公主在何处?招她过来。”

  宫婢应了一声,便走去传召。

  姜红菱心中起伏不定,不知柳贵妃此举又是何意。

  少顷功夫,但听门外一阵裙子响声,就见一明艳少女快步走进门内。

  那少女走上前来,向着柳贵妃随意道了个万福,便上前揽住她的胳臂,撒娇道:“母妃唤我来,所为何事?我正在后头同宫女们斗草呢。”

  柳贵妃向那少女慈和一笑,嗔怪道:“有客在这里,还这等没大没小,不怕人笑话!”虽是责怪,却倒是一副宠溺的口吻。

  那少女进来时,便见一少妇在旁坐着,见她姿容虽艳,却一身缟素,心中略有几分奇怪。正要开口询问,姜红菱却已然起身,向她欠身行礼道:“妾身姜氏,见过公主殿下。”

  一旁柳贵妃含笑说道:“这位是顾夫人,义勇侯府上的大少奶奶,顾世子的堂嫂。”她将末后一句咬的极重,端阳公主听在耳中,脸上顿时一红,没有则声,手脚倒有几分忸怩,挨着柳贵妃坐下了,从她母亲身后探出半个脸来,悄打量着姜红菱。

  姜红菱心中越发不安,柳贵妃这幅做派,已然是认定了这门亲事。她答应与否都无济于事,端阳公主是一定要嫁到顾家来的。

  她心中如被油煎,如有无数虫蚁啃噬,然而面对皇权,她又能如何?即便是顾思杳,只怕也不能违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